阿里做新零售,就要去改造“旧零售”。投资银泰、苏宁、联华超市等实体零售巨头、投资盒马鲜生等创业公司,都希望将传统门店数字化。通过菜鸟网络改变传统物流行业。通过蚂蚁改变传统金融行业,总之就是以第三方的姿态去改变别人。 京东搞“第四次零售革命”,则是改变自己。在京东物流、金融、平台三大基础设施上,改变信息、资金和商品的流通方式,从自营到引入平台模式,从线上为主到试水线下门店,从自营物流到开放物流平台,京东一直在改变自己的模式,更新自己的零售业态,自我进化。 苏宁“智慧零售”则是优化自我——苏宁是最早实现双线布局的零售商(虽然国美也有线上渠道,但已被苏宁甩开距离),信息、金融、物流三个关键要素都在布局,一直在优化效率、成本和体验,因此苏宁的“智慧零售”更多是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模式对已有模式的优化。 三个零售巨头都是在“改变”,但改变的对象,改变的程度,改变的策略不同,因此,名字不同就可以理解了。尽管它们给正在进行的零售变革给出不同的名字和阐述,然而其本质却并无不同,关键还是看如何落地。电商购物节,atv,就能体现出零售巨头们参与到零售革命的打法。 购物节是如何推动零售革命的? 购物节对于零售行业的价值,表面上看是刺激消费提升了GMV,深层次看则会促进新玩法、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普及,对平台自身和零售行业都有深层次影响。一方面,购物节作为练兵场要应对诸多业务极限的挑战,会倒逼零售基础设施进化,比如IT系统、物流能力、支付能力,电商行业这几年的进步看得到,购物节功不可没;另一方面,购物节可以检验新模式后普及到零售行业。 去年双11,天猫紧密贴合新零售,最明显的就是张勇说的“立体化”。在商品通、服务通、会员通的基础上,帮助门店完成数字化改造,继而让消费者随时随地购物,感受不到线上与线下的区隔;今年苏宁818购物节,对于零售行业的意义则是实现了“三全”购物:全渠道、全场景和全客群,其中全场景和全客群是苏宁与众不同之处。 全渠道:苏宁易购网站、App、3700家O2O门店等线上线下渠道全部参与——线下优势明显的苏宁在线下的力度相对于京东和阿里更大,真正实现了商品、价格、流程、体验和服务不分渠道,所以818准确的说法不是电商购物节,而是购物节; 全场景:苏宁将零售(门店、App、网站)、置业(广场、酒店)、金融(苏宁银行、苏宁财富中心、易付宝支付)、文化(影院、体育、PPTV聚力、龙珠)等不同业态通过会员体系、大数据和智能技术打通,让消费者享受一体化的智慧生活体验,在不同场景下参与到818活动中,且可以在不同场景中平滑过渡,比如买买买之后在苏宁广场聚餐再去苏宁影院看电影,再比如在手机上买一个平板再到店自提获取服务; 全客群:远离互联网的用户,比如大妈大叔,过去已习惯于通过苏宁线下体系购物,因此即便是50后用户也能参与这次购物节,不在做旁观者。 在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之前,苏宁就有新零售之实,阿里巴巴与苏宁结盟后,双方深度协同。正是因为与苏宁的合作渐入佳境,才促成阿里巴巴在新零售战略上纵深投入,从Q2财报能够看到其业绩非常喜人。苏宁业绩同样受益于智慧零售,苏宁云商半年财报飘红,直播,营收和净利润比去年多有大幅度增长。线上零售巨头与线下零售巨头的合作,实现了“1+1>2”的效果。苏宁上半年线上销售占比接近50%,且还保持着61.39%的高速增长;线下门店增长到近3700家,苏宁易购直营店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51%,坪效创造最近七年新高。 不论是用阿里新零售概念,还是京东“第四次零售革命”概念来看苏宁818,都能找到对应的特性。前者,苏宁让消费者感知不到线上线下区隔(不只是价格,还有流程、服务和便捷性);后者,苏宁818在效率、成本和体验上都体现出竞争力,否则就无法做到“贵就赔、如约送、延时赔、代客检、极速退”,而这三个要素的大幅提升正是刘强东所说的第四次零售革命的目标。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苏宁的智慧零售以及京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都是对零售业未来的正确判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