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部分也得益于,Tesla 放弃了原来的 18650 型号电池,而投产这款自己研发的规格容量都更大的 2170 型号电池(现在 18650 型号电池容量为 1500-3000mAh,而 2170 型号的电池容量可达 5750-6000mAh。)Musk 说:21700 型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并且还将是最便宜的。具体多便宜?Tesla 官方表示:未来 2170 锂电池系统成本为 155 美元/千瓦时,预售价为 170 美元/千瓦时。 而目前阶段,各家的电池成本究竟是什么状况?拿 Tesla 和现阶段两个比较火的电动汽车:暂时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第一的日产 Leaf,和最近「性价比」非常高买的火热的雪佛兰 Bolt 这两款车做比较,虽然电池成本是各家的核心数据,一般不外露,但通过官方的电池组售价和发言人的透露中粗略的得出具体的数字: 日产 Leaf 在 2014 年 270 美元/千瓦时。(原因:虽然非常「惊艳」,但 24kWh 小续航版本对电池体积并没有非常极致,而且 Leaf 也买的比较好,有一定规模效应。) 作为同样是 60 kWh 以上的电池组版本:Tesla 表示在2016年就做到了低于 190 美元/千瓦时,而雪佛兰 Bolt 在今年推算成本价格大约在 200 美元/千瓦左右。 所以仅仅是作为一台单纯的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在这之间的差距就不容小觑。在这个「赌局」中的每个人,在下注之后一定是全神贯注的关注在对抗之中,周围那些犹豫的人,赌场中的流言蜚语已经和他没关系了。 押注下一代「电池技术」? 技术的发展也许总会有一些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可能是说某一天某项技术被「牛顿的苹果」砸中,突然就有了重大突破,所以投资电池超级工厂也某种程度的像是在「押注」,而「必然」则是说在预期内的技术进步。也许这样的比喻不够恰当,不过接下来想谈论的这个必然性是可预期的下一代「电池技术」。 「如果希望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大于 500 瓦时/公斤的话,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固态锂电池,以及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新的电化学体系探索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谈到电池的未来发展时这么回答到。 而这其中的「全固态锂电池」则因为去年英国富豪的一笔投资而脱颖而出,戴森公司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曾花 9000 万美金收购固态电池企业 Sakti3,同时去年 8 月宣布,他宣布将投资 14 亿美元建立一座电池厂,推进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发展。 (James Dyson) 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 (BOSCH),2015 年收购美国电池公司「Seeo」,之后与日本著名的 GS YUASA 电池公司和三菱重工共同建立了新工厂,主攻固态阳极锂离子电池。 「全固态锂电池」这么被看好是因为它更适合作为「动力电池」,原因简单来说是它的三个优点: 比传统锂电池提升大约一倍的能量密度 可实现柔性或者微型化,可以摆脱刚性外壳和尺寸的束缚 安全可靠,可以承受切割、撞击等安全考验,非常适合作为动力电池 而据悉各大电池厂商丰田、松下、LG、三星和国内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等都开始对「全固态锂电池」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但据业内人事透露,这项技术还在逐渐突破,可能还需要 5-10 年的时间正真大批量量产落地,同时要满足车厂成本和综合性的要求还要拭目以待。 在电池行业,正真改变世界的还是这样技术突破,所以今天汽车厂商面临的抉择也同样「纠结」,之前一直说 Tesla Model 3 是 Musk 的这个「赌博」的关键产品,对于所以其实电池技术的押注也是这个赌博的组成部分之一吧,这也许是被很多人所忽视的地方。 从电池「性价比」的战争,再到下一代的「电池技术」的押注,电池成为了新造车公司的新赌局,好像风险有多大,机会也同样有多大。当电动汽车革命的挡不住的涌来,旧公司要决定是不是入局,新公司就需要直接下注,atv,而这个赌局中的人还没有绝对的大赢家,因为不到赌局结束,谁都不知道谁会真正笑到最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