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豆瓣用户往往都具有某种身份优越感,但互联网圈内也曾一度流行过“豆瓣用户是一群毫无价值的群体”的说法。 而现如今在打造“我们的精神角落”的同时,豆瓣也想发芽了。 授权丨接招 文丨方浩 2004年年底,atv,杨勃(阿北)坐在豆瓣胡同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写代码,已经连续写了几个月,服务员都跟他混熟了。阿北只要一坐下,就会有人给他端来一杯中杯的热拿铁。他写的第一行网站代码是关于自助游的,后来被朋友批不靠谱,转而写了豆瓣的代码。春节一过就拿到了联创策源的200万美元投资。 那家星巴克所在的豆瓣胡同社区刚刚落成不到两年,它是2001年东四危改回迁后新建的居民小区。百度百科上说:豆瓣胡同社区居民1891户,常住1594户,总人口4847人,五好家庭796户;育龄妇女1200人;外来人口156人;积极分子53人…… 阿北的豆瓣也是一个社区,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兴趣社交的地方。米兰·昆德拉是作家,却成了豆瓣上的泡妞神器;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导演,却成了豆瓣上的装逼利器。基于兴趣生成圈子,基于圈子繁殖兴趣,从小众不停走向小众。一只高压锅都能迷倒众生。 豆瓣创始人杨勃(阿北) 很长一段时间内,豆瓣用户都具有某种身份优越感。当他们遇到一个经常玩QQ空间的,就好像遇到了一个在北京站附近旅行社工作的老乡。他们宁愿把自己当成在后海工作的厨子,尽管后海越来越像北京站旅行分社。用兴趣建设自己的精神部落,然后鄙视外面的人。 单凭兴趣两个字,可能会成就一家上市公司。据阿北最新的内部邮件,豆瓣已经在准备IPO了,目标是美国。到今年,豆瓣已经12岁了。 2005年豆瓣成立的时候,它的发小包括:58同城、360、YY、去哪儿、汽车之家、土豆,以及比它大一岁的搜狗。所有发小都上市了,搜狗即将上市。搜狗虽然年纪比豆瓣大、上市可能也不会比它太早,但搜狗早就给搜狐贡献了半壁江山的美元利润。胡同里的兄弟们都考上大学混社会去了,豆瓣还是那里的钉子户。 发展慢,迟迟不盈利,是外界贴给豆瓣的主要标签。网友问阿北:豆瓣的价值观是什么?阿北说: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至上。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正确,但很少有人能做到。阿北真的做到了。周鸿祎说「为人民服务」,其实是说「打倒一切反动派」,阿北说「为文青服务」,其实真的是在做青年旅馆,精神层面的。 2013年,投过豆瓣的红杉去看今日头条,就差把张一鸣内裤扒下来看,最后不投了。红杉内部的结论是:太屌丝,不够高大上,没什么广告价值。转年今日头条用户疯狂地涨,开始由贫下中农向黑五类靠拢,红杉立马用一个更高的估值投了今日头条的C轮。 但是,从资本的角度,豆瓣真的小众吗?看看豆瓣做过的APP吧:豆瓣FM、豆瓣电影、豆瓣阅读、豆瓣一刻、豆瓣东西…… 在音频领域,喜马拉雅FM、蜻蜓FM、得到、分答,甚至是十点读书先后出现,豆瓣FM比谁强?在电影领域,猫眼电影的交易能力足可以秒杀豆瓣电影,据说又要和微票合并,这是什么量级的估值?至于阅读、一刻、东西等产品,也没看出在垂直市场的行业地位有多大的统治力。 生于社交,最大的败笔也是社交。豆瓣产品上最能体现社交特性的功能,是同城和小组。同城功能刚出来的时候,很多投资人看不懂,但当后面陌陌起来了、探探起来了,看得懂看不懂也就无所谓了。豆瓣小组同样如此,现在微信群组的流量是不是要比微信朋友圈大? 同样的问题也曾出现在另一个知名社区身上——天涯。起步早、人群精准,并且基于兴趣再对人群进行细分,这是天涯与豆瓣的共性,尽管二者的调性很不一样。天涯杂谈、娱乐八卦、房产观澜、国际观察、煮酒论史…… 直到2008年,天涯还会诞生「艳照门」这样的爆款,但很快,天涯杂谈、天涯八卦的功能就被微博取而代之,而今天微信大号「咪蒙」「六神磊磊读金庸」、「华尔街见闻」相对应哪些当年的天涯版块,一目了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