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两三年开始重新将“工匠精神”提升到国家高度,因为当下的市场环境里确实缺乏“工匠精神”,这在方向上,确实应该向日本学习。 但同时我们也关注到:美国这个国家,在历史的不论任何时段,相比于日本,其“工匠精神”匮乏程度同样令人咂舌。尽管如此,我们却不会认为美国是一个不及日本成功的国家。 中国有句古话,过犹不及。工匠精神是日本极大的优点,却也成了极大的问题所在——习惯性地把他们认为“好”的品质,统统做到过头,而完全不考虑“程度”在评价好与坏过程中的重要性。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制造产业常陷入一种循环。在第N纪元中,把事情做到极致,但却陶醉于自己的优越和精妙中不能自拔,却没有进一步跨入第N+1纪元;当世界发生变化,大跨步迈入第N+1纪元后,日本后知后觉,才开始学习第N+1纪元里的先进战略,然后再将N+1纪元的事情做到极致进而陶醉;彼时,其他竞争对手却又在迈入第N+2纪元了……如此循环往复。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的作者汤之上隆曾在日立工作过十六年,在谈到日本IT制造业的经验和教训时,他感叹道,日本制造业由盛转衰,一方面是过度依赖匠人精神与手工艺者的技艺,而忽视了产品的标准化与通用化,严重缺乏低成本量产能力;另一方面,过于苛求于性能与指标的极致,而忽视了市场实际需求水平,投入不必要的成本,致使市场出现变化的时候在研发上不能及时调整产品。 的确,日本这种不惜成本打造出来的“艺术品”,更接近于奢侈品,似乎仅适合卖给那些不谈性价比的土豪,但在整个大市场中,不追求性价比的客户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 一个在生产工业刷的中国民企工作的人,讲述他与日本客户的工作接触。日本工业刷厂商生产的工业刷寿命,大概是他们公司工业刷的1.5倍,但价格也高10倍。这样算下来,中国制造拥有绝对的性价比。日本机械制造厂商们在商言商,逐渐向中国工业刷“折腰”。 他在日本机械制造客户那里,看到日本生产的工业刷,做工精致得让他佩服,简直像艺术品。然而,做得漂亮是有代价的,很多需要小作坊生产,难以批量化快速生产。 问题来了,工业刷只是工业设备,并非消费品,外观远没有想象得重要,花大力气做得漂亮是否值当?以匠人之心生产工业刷无可厚非,但客户是否愿意为之买单就是另一回儿事了。 回到日系IT制造业的凋敝。 首先,过度追求工匠精神,没考虑消费市场的强需求,致使产品产品价格高、和者寡。日系笔记本性能相当出色,但五大日系厂商犯着通病,即过于注重高端高价、缺乏中低端产品线。此前,日系笔记本的价格普遍在10000元以上,最高端者甚至高达数万元,但在市场销量最大的8000元以下笔记本产品中,却鲜见日系笔记本的身影。过分的精益求精使价格居高不下,是影响日系笔记本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次,难以推动产业向N+1纪元跨越,将自身留在了N纪元。日本厂商除了在数码相机、自动化设备等少数领域,已缺乏主导产业的核心技术,缺乏创新能力,不再掌握产业主导权。 再次,日系笔记本电脑品牌宣传不足,知名度远不及联想、惠普、华硕等笔记本品牌。 第四,销售渠道过去狭窄,主要集中在行业用户,在普通消费者市场的开拓不够。 第五,自有工厂的弊端逐渐显现。譬如,索尼是一家拥有自有工厂的家电制造商。而世界排名TOP5的PC制造商都通过外包的形式生产电脑,而且基本上是在中国等人工劳务费较低的国家进行生产。日本国内工厂制造的成本,劣势显而易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