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出于对数据的共识走在一起的。”张宏江说。“开放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让算法研发进展更快。我们也将从中受益。而我们把数据开放出来以后,更多的创业公司也能够从中受益。它们可以应用数据更快地验证和产生新的创意、新的应用场景。” 人才培养的缺口和瓶颈,同样也在困扰着AI领域的创新创业公司。促使更多的人进入AI领域、为AI研发提供动力,同样也是这次大赛的目标之一。 “依赖高校基础上的人才供给,还是有缺口的。我有一段时间,非常担心从互联网时代走向AI时代时我们会掉队。”王小川说,“但今天,我还是看到了希望。中国公司跑得非常快,也在反哺高校,推动中小创业公司的进步。今天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就是,让中国在AI领域里继续得到推动。” 一个月前,张宏江来到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学院交流,最大的感受是,在AI人才方面,中美之间,开奖,仍然存在着差距。在研究的领先性和创造性上,在新问题的提出和把握上,国内仍然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这能培养更多的人才。我希望我们今天做这件事促进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 而“人才”也是张宏江加入今日头条后的一项主要工作。据他对黑智透露,在今年1月份成立的今日头条AI实验室已经有50人的规模,而在今年年底,则要达到200人的目标。而这次竞赛,无疑将更加加强三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秀AI才加入。 据悉,本次参赛的优秀选手还可获得进入三家主办方工作、实习或获得投资的机会,并有机会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分享获奖心得,得到如上海科技大学教授马毅、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前Google研究院高级管理科学家林德康等十余位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评委的指导和评价。 以下是李开复、王小川、张宏江对话实录,经黑智编辑: 蒋涛:是什么机缘让三方走到了一起? 李开复:我之前去美国见到了很多美国顶尖的教授,他们都在感叹自己已经追不上美国互联网巨头了,虽然这些教授能力绝对不比谷歌的工程师差,但是他们没有数据、没有大的计算力,于是我就想到国内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机会和挑战,回来以后就跟王小川、张宏江、一鸣聊了下。 王小川:我们之前跟清华做了9年的联合研究,不断把数据输送给一个机构,当时我们意识到可以把数据公开更多,我还思考给中国高校提供数据。跟李开复老师聊,我们可以做得更大,实现全球的开放,我觉得李开复老师很有号召力,能做的更好,我愿意一起来做。 张宏江:我们三个人走在一起是对于数据共同的认识,对于人工智能进展最核心的因素,我们能够开放出来,让更多人加入进来,让他们算法研发上进展更快。 李开复:一开始合作三方都有想法贡献,我代表创新工场来描述一下。我们是感觉到 ImageNet 已经一年比一年参与的人越来越少,人气越来越小,数据不够。一方面我们非常认可李飞飞教授当年做的事情,现在数据已经远远不够了,所以我们从创新工场作为投资者角度,觉得我们应该帮助创业者,怎么样尽快速度做一些数据集。 蒋涛:您怎么看我们提出的数据集难度? 张宏江:当一个问题大面上解决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更加深入的,我们今年发布的数据更细分的领域,包括人体骨骼,包括其他的。我们希望这些数据能够把我们AI算法研究带到下一个高度,能够分得更细。今日头条之所以跟王小川、李开复走到一起,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学校,通过这些数据集能够把更好的问题提出来,开发出更好的算法,我们也从中间受益,在学校能有新的解决方案。 王小川:我们有两个期待。我们希望开放全球,尤其高校使用时,是否能像企业一样做出很好的研究性成果。有些企业是有思维惯性、有自己路径的,有可能学校用到数据有不同的方法,有比企业做的更好、更深,这是我的一个期待。 第二个期待,在数据里面发挥真实作用。我们的数据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问题,给大家一点启发,也许有更大的发挥。我们给他们的是真实的数据,企业在里面做的工作,有些对标,怎么能做出不同的算法、产生不同的价值,这是我认为比赛会有难度地方。 蒋涛:对于参赛的选手有什么样的期待?他们从中除了获得数据以外,还能获得什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