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目标用户的需求点出发,他们之所以阅读经典畅销书籍、专业书籍,出发点不是因为他们想在好友圈炫耀装X,而是他们真的喜欢,或者有这样的需要去获取这些知识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生活、就业、升职、管理,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从马斯洛需求理论上来说,在微信读书上阅读,更多的是自我实现上的需求,而社交分享只不过满足了他们的次级需求,而微信读书上的社交氛围喧宾夺主了。 电子书更便宜(因此时长兑书币很重要) 电子书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 特别在微信读书上,可以分享排行和书单,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 而从经典畅销书、专业书籍的内容性质上出发,这些书籍一般都不是快速消费品,而是需要深入阅读的。不像网络连载小说通过周期性更新来吸引用户。这种书人们通常是怀着敬畏之心认真拜读的,因此对想读这些书籍的用户来说,阅读和理解比社交、谈资重要的多。 说到底,网络连载小说不适合熟人社交的形象建立,微信读书很机智地绕开了这块雷区,但经典畅销书需要的是深度阅读,而电子阅读软件自带的碎片化阅读基因和微信读书的社交优先思维造成了微信读书的阅读场景和目标用户的需求场景之间存在着内在偏差。 久而久之,很多用户在以社交为先的氛围中,由于最基本的阅读理解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特别是在书币兑换原则更改之后,开始慢慢疏远这个软件,寻找替代品。 四. 总结与建议 从用户需求分析可知,微信读书的用户粘性比较低,是由于实际阅读场景与需求阅读场景的内在偏差。 因此总结全文,对于微信读书来说,当务之急是转变社交优先思维,对一二级菜单尽量去社交化,把社交基因发挥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在激励用户花更多时间进行深度阅读上,应用在激励用户创造优质想法,帮助其他用户理解书籍内容和寻找共鸣上。同时: 立足最基本的阅读体验: 解决四个缺陷:不能显示时间和电量、版权问题、朗读功能升级、优化跳跃阅读功能。 讲书、读书电台:宁缺毋滥,做好内容筛选。 优化阅读体验:从视觉、交互、内容陈列等角度。 做好运营: 明确定位,围绕阅读做社交,做好内容运营,刺激用户生产高质UGC,帮助用户阅读理解,产生共鸣。 围绕书币做更多的活动回馈用户。 优化首页排版设计,加入个性化推荐。 网上很多人说,阅读是一件私事。在我看来,阅读的过程是很私人的,但阅读前特别是阅读后是完全可以社交化的,毕竟人都倾向于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社交,并听取来自他们的意见,而阅读书架正是一个很好的社交筛选工具。 社交阅读可能是一种真需求,但阅读必须是主角。对于微信读书来说,当务之急是更好地优化阅读体验,先阅读后社交,围绕阅读做社交而非反之,以此深耕目标用户,同时做好运营,形成以分享深度思考为基础的深度阅读氛围。 作者:新四悟,资深产品/运营研究员,微信公众号:新嘢嘢(ID:xinyeye) 本文由 @新四悟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