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游客出门旅行消费过程中遇到“托儿”的事件屡见报端。例如,某网红饼店被曝雇人排队,20人中竟有7人是“托儿”,这些人重复排队为店家提升人气,美其名曰“兼职”。线下消费套路多,j2直播,线上也不例外,而线上则换了说法,那便是“网络水军”,一般来讲,网络水军就是受雇于人,为他人发帖或者回帖为其造势的网络人员。 提到水军,就不得不提到其上家,也就是网络公关公司。据了解,正规的网络公关公司具有专门的利益链条,通过对企业或个人进行专业的宣传推广,包括优化关键词提高企业或个人的曝光率等操作,以提升企业或个人在大众面前的曝光率和好感度,而其中作为完成这项任务的核心成员——网络水军,他们活跃于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美其名曰“玩玩手机就能赚钱”,于是经常可以看到有大量的网络人员加入进来。 既公开又神秘,网络水军混迹于各大网络社交平台 对于经常混迹于论坛、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人来说,对网络水军一词应该不陌生,他们活跃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从论坛时代开始大规模崛起,到2013年微博进入鼎盛时期的同时水军也迎来了自己的狂欢盛宴,并且此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在网上发布为雇主宣传造势的帖子获得报酬,在网络中演绎一场又一场“造势”的狂欢。 网络水军通常的工作程序,大致是先从管理者那里领取任务,完成任务之后结算报酬,加入其中的人有专职和兼职之分,但绝大多数都是兼职。这种“玩玩手机就能赚钱”的形式受到许多在校学生和白领等经常活跃在网络上的人员的欢迎,这类人每天在网时间长,有利于随时“接单”,加上任务内容相对简单,这个产业开始变得异常火爆,据悉,网络水军每炒作一次事件,都需要众多“同行”同时发帖,以形成集束效应,也就是宣传造势。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网络水军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先提前做好话题爆点,再由营销号或者微信公众号跟进热点,或是直接在网络社交平台开展病毒式的口碑宣传,最后将想要达到的目的无形中植入网民的头脑,为雇主提供专业化的口碑营销。因为企业或个人需要快速有效的渠道来对其进行既定形象的塑造,而网络公关公司旗下的网络水军正好能有效帮其解决这一难题,其通过雇请水军为雇主提供品牌炒作、产品营销、口碑维护、危机公关等服务。 而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发展至今,网络水军这个行业的特征也渐渐凸显。 首先,网络监管的日益严苛使得水军们赚钱越来越难。据悉,虽然加入网络水军平台的人不少,但中途放弃的也大有人在,因为“玩玩手机就能赚钱”的说法其实存在极大的忽悠性质,因为虽然水军发布一个帖子的价位在几毛到一块钱不等,看似“来钱”特别快,但是先不说价钱的多少,现在网络信息的监管越来越严苛,加上网民也没那么好“忽悠”了,因此大多数网络水军发出去的帖子需要经过管理者审核通过之后才能结算报酬,而在管理者核实其发的帖子内容是否符合规范方面就得花费大量时间,况且一天之内也很难有多个任务同时进行,因此许多人只是进去“试试水”就中途退出了,能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 其次,网络水军招募平台鱼龙混杂,容易上当受骗。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往往这些抱着赚点外快心态进去的人容易误入非正规平台而上当受骗,想要维权也如同大海捞针般找不到对方,例如在某平台做完任务之后却发现所谓的上家已经消失,严重的还会被骗取钱财,而这也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 随着网络水军进入现时阶段,其工作内容也渐渐被大众所熟知,现在的网络水军已经普遍存在于网民的脑海,在公共场合谈论“水军”已经不是什么神秘的话题,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他们时刻保持警惕,不希望被人所知,而对于外人来说,这类人既是公开的,同时也是神秘的。 既讨喜又招黑,网络水军“造势”行为有失网络公正 按理说,网络水军的造势行为并不受人欢迎,因为其行为与社会追求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但在雇佣方的角度看来却是为其塑造口碑的有利手段,而也正是网络水军的存在,一些公司渐渐发觉恶意诋毁、攻击对手比正面宣传自己更有效,因此商业竞争中或多或少存在雇请网络水军对竞争对手进行恶意诋毁的行为,网络水军的行为也从此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同时,其恶意攻击的行为也为网络环境的净化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