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桌拜访了几位关注餐饮行业的投资人,都是在餐饮项目上了吃了哑巴亏的。这些投资人的共识是:餐饮项目增长慢,回报低,从业者水平普遍不高。饭桌君深以为然,还专门写了篇文——《为什么数万亿规模的餐饮业正在被创投圈抛弃?》。 结果,半年以来,有个人连投的数个餐饮项目一一浮出水面,其中有遇见小面、伏牛堂、宇宙卷饼、汤先生,还都是新老餐饮人一致认可的新秀。饭桌君心说,这人要不是傻,就是真看明白了。 辗转求得拜访的机会,见了这位投资人的真身,原来是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见面时,他穿着白T恤,红裤衩,趿着夹脚拖鞋,一派随性,可看身材就知道这是个严谨管理自己的人。他的履历称得上漂亮,2001年从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进了东方证券,开始做投行,曾是中国最年轻的保荐代表人,可他却觉得投行更类似普法工作者,不如投资来的有创造性,于是2007年去国金证券做直投,2010年加盟天图资本。 饭桌君当时开门见山问他,餐饮有什么好投的? 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在他赴饭局的路上聊了一个小时。旁的不提,李康林路上一句,“海底捞是把大家都带沟里去了,因为海底捞的服务是过度的”就值得玩味。 面对饭桌君的种种质疑,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颇为自信的说,等到今年下半年,你再来看这些品牌吧。 以下是李康林的自述: 海底捞做错了什么? 最近有个餐饮行业的知名品牌,推出了自己的副牌,做快餐,卖米饭卖面条,还起了一个让人容易联想到点心铺的名字。我认为这项目是开了倒车,还还不如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的形态好,因此并不具备投资价值。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的SKU太多。SKU的多寡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要素,可以说明很多层面的问题,它能够反映一个餐饮企业老板如何理解消费者,怎么算投资回报,怎么算毛利,以及怎么安排人员结构的。 比如,首先,从定位理论出发来看,因为餐馆SKU众多,无法让消费者形成记忆点。消费者对于餐馆的预期是,我不想记那么多东西,你就从品牌告诉我你是什么,这个最简单。 ▲ 海底捞儿童乐园区现在海底捞和西贝很流行,可是他们能让你联想到的肯定都不是产品。而我所投的这批产品其实都很类似,就是更侧重产品,就是你听了它之后,想到的是产品——所谓单品突破的逻辑。 其二,SKU众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我去吃个快餐,还得拿个菜单看半天,既浪费商家的时间,也浪费我自己的时间,你给我那么多选择,也增加了我的选择难度。 其三,从它所选的品类来看,米饭、面条,大家都能做,技术门槛不高,可替代的选择太多。我投资选择的品类,不管是卷饼也好、牛肉粉也罢,都有一个特点,在家里很难做出来。想创出一个品牌,就别老想着做别人很容易做出来的事情,而要做别人不愿意做,有点麻烦的事情。 最后再说成本结构,一个SKU众多的餐馆,不管是做快餐还是休闲餐饮,说到底是把自己视为服务业。一个餐厅,它要有多少个座位、前厅、后厨,都是固定的,任何一个做餐饮的人都可以琅琅上口跟你讲这个东西,这就代表它固化的成本,这个成本就是死的。这决定了你这个店要开出来就得这么多人,没有人吃饭你也得这么多人,这就是被侵占的利润,这就是服务业。 服务业很难获得爆发性增长,而很多投资人投的餐饮项目其实核心还是服务业,所以投的并不成功。因为你只要是服务业就会出现成本递增的问题,没有任何的规模效应可言。 这些年,很多餐饮老板就是在互相强化,我们餐饮业要提高服务,所以要我说,海底捞是把大家都带沟里去了——就是说,海底捞的服务是过度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