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英特尔中国研究院还是以“研究”为主要任务,关注3-5年内可以产品化的技术。与在中国拥有3000多人的英特尔研发团队相比,研究院的人数只有60-70人。5年之外的技术布局,他们会让大学去做, 寻找合作渠道可以把一些技术转化成产品。 华为都在做AI芯片,说明有很多机会 宋继强对新智元说,英特尔在AI芯片上最大的特色是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他说:“我们提供AI芯片不是说只提供某一个点上的,比如只训练或者只推理,而是训练和推导都要兼顾的。因为前端价格便宜,体积小,但是它的量非常大,而且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前端的很多小的智能设备,把数据带进来。” 具体来说,他看好FPGA,因为现在很多网络并没有定型,而是需要经常换,在换的过程中你并不清楚底下有什么样的硬件方式最合适,所以在大家纷纷尝试的时候 ,FPGA 反而在硬件的层面代价比较小,因为不需要等一个完全定义的ASIC出来。我们还属于这一波人工智能当中的早期阶段,还没有完全定型,所以你要提供多样性的解决方案,给多种不同的使用人群去使用。 对于做专用芯片的公司,宋继强认为要具备三种能力:1.考虑工具链怎么做;2. 有预测能力,因为芯片的产出是一个长期的事;3. 要了解这个专用领域它的一些特殊要求,比如要拥有算法专家、视频解码专家等等。 随着苹果、谷歌和微软,甚至华为都宣布自己在AI芯片上的战略。英特尔感觉如何? 宋继强说,现在这些自己做AI的,自己做这些行业的巨头他都敢于去砸钱做芯片,这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真的是很有前景。谷歌肯定一般不会看错,他知道这个算法很有用,知道这个值得去做芯片。华为也是英特尔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果华为确定这个东西值得做,那就说明其实这个我行业其实已经有非常多的机会,不能缺失。 他说:“巨头砸钱去做专用AI芯片,意味着这个行业很有机会。对英特尔会有一定影响,但是整个市场是变得越来越大了,所以不必担心。” 院长说,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芯片人才 采访中,新智元与宋院长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招聘芯片研发人员的时候有哪些标准?或者说一个好的芯片研发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宋院长说,站在英特尔角度来讲,其实做芯片研发的人员,要具备芯片设计领域比较长时间的从业经验,要实际去走过几次流程:从早期的产品说明、定义到中间的模拟器,然后到仿真平台,再去做测试样片到调试,并且是要得调试过出问题的芯片才行,然后再跟软件做适配,最后就是做过量产芯片。 他说:“高水平的芯片研发人员,现在其实国内真的是不多。我刚才为什么讲这么长的流程,而且这个流程通常走一遍还不行,要两三轮才算是一个资深的芯片的设计人员。因为芯片有前端设计还有后端设计,前端设计跟功能有关,后端设计跟具体的工艺,跨界有关,甚至是跟你选择在哪个厂生产有关,所以就是说这些必须是有经验的人走过之后,他脑子里整个过程的问题他才知道。如果说是比较年轻的,比如只做前端设计,他可能认为做个芯片就像编的程序一样,把这些逻辑搞通就行了,但实际上不是的,你放在不同的后端去做,他会产生不同的芯片的问题。这对后面调试这些芯片也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经验不是说一出学校就有的,而是一定要经过真正做过两轮以上的这种芯片研发,你才会碰到一些这样的问题。” 他说,芯片这个行业不是说跳进来就能做的。为什么中国最多的就是那种做比较简单的SOC芯片,但是做这种复杂度很高的芯片的公司都在美国。就是美国有这样的环境让他去走好多遍,你比如英特尔、英伟达,还有其他这些大公司,他是真的有量产的芯片去反复的走,每一年都在滚,所以这种工程师他进去以后他就会参与到,他就会学到,研发人员就会学到。如果说是在一个环境里面这个机会很少,比如说你很少有机会去参与到大规模量产的芯片,那你从哪儿去学这个经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