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赛道上,当选手们拉开距离,极少数已遥遥领先,这时候许多团队会退出赛道,也极少会再有后来者加入竞争了。作为先进入者,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让这种局面产生,让自己遥遥领先,后面的路就会越跑越宽敞。 如何做到?在人、财、物皆有限的情况下,说到底要跑得快就得轻装上阵,学会做减法做选择:做尽可能少的事、并将它做到极致。这里暗藏着对几项考验: 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团队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擅长的要发扬光大,不擅长的如果很难迅速补上就要尽可能避开硬抗。虽然说人的潜力无限,但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鸡汤而已。尤其在创业之初,想要一举成名选择啃一个自己不擅长的硬骨头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然而,当面临选择,直播,许多团队就会忘记这些,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尤其是略有成效之后徒然增长的自以为是可酿成大错。 抵御诱惑。看见纷至沓来的机会,能舍得放弃那些匹配度有偏差的大蛋糕。创业之初往往并非你原本想得那样每天闭门谢客做自己的产品。创投领域极度活跃,许多团队每天接触各种讯息,纷至沓来的潜在合作方、花样百出的创意、准投资人不尽相同的思路,都超出你原本设想,反而是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延续初衷做产品。需要十分警惕这样的情况,那些蕴含巨大诱惑的大蛋糕,大多数都不适合你来切。 精益求精。对决定要做的事能不遗余力得做到极致。这项能力只有少数人拥有,很难修炼,也极难被复制模仿。说起来这可能是实打实的苦力活,可以将大批投机型创业者关在门外,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将事情做到极致的,这也是最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能力。你的产品或服务最终能否脱颖而出,说来说去还是凭借于此。 越是人财物有限,越是要懂得做减法,将能做的事按与自身能力匹配度的不同,划分出优先级,有先有后,阶段性推进。快速地在一个小领域做到绝对第一,远远好过于摊子铺得大却各方面都表现平平。 有一些优势积累绕不开时间 有些优势很难在一朝一夕获得,即使砸下去大量资本也未必很快见成效。对于有一定先发优势的创业者来说,那些绕不开时间的积累的能力正是抵御后来模仿者的护城河。 举个例子,数据的积累。有些领域数据的积累需要较长周期,如果没有早做准备,就很难形成量变质变。例如患者社区的经典案例Patientslikeme,作为患者社交平台分享疑难杂诊的诊疗信息,最终Patientslikeme靠超过10年积累的用户医疗数据变现商业价值。患者诊疗本身就可能历时多年,一个病人几年的诊疗数据无法在短期内收集。这些通过长期积累酝酿发酵的价值,后来者很难复制。即便是用金钱买时间,也需要支付高昂代价,且也未必能有合适的购买标的。 再举个例子,对客户业务的理解。在一些B2B领域,客户是一家一家做下来的,对于有心计的创业者来说,每做一家客户就能对同类业务需求有更深的理解,就能对如何高效满足这类客户的期望提出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这种从无到有,从一到十再到百绕不开时间。并且其中的关键是在这一过程中,得有经一事长一智的意识。一个普通的新来者是很难在短期内摸出门道的。 再举个例子,文化沉淀。大家都知道中国似乎很难造就奢侈品品牌,这是因为真正的奢侈品卖的是文化而非产品本身。而文化的背后往往是靠时间锤炼的,有流传已久的人文故事。一个有匠人精神的奢侈品牌背后都有靠时间积累换来的文化深意,无法在短期内炒作出来,后来者无从复制。普适性一些来说,在部分尤其强调品牌的领域,强势的品牌价值无法绕开时间,早一天锤炼自己的品牌就能多一些流传多一些拥趸。 试想一下,有些事、有些干法,干上许多年,年年还好似从头来过;而有些事干一年就有一年的积累,年复一年则越积越高。我们要尽可能选择后者这样的事来干。 如何看待资本密集引起的过度竞争 创投界跟风找风口是常态,一条赛道被看好,很快会有无数资本砸进去。真心假意的创业团队会密集涌现,造成过度竞争,最后可能是所有人都没有好日子过。这种状况很无奈,但你却阻止不了。如果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大多闻风而来的创业团队未有足够实力参与竞争,许多人是投机心态,如果你自认为是个“真心”的创业者,那么后来者中多数都是不足为患的。 其次,资本看好,有利有弊。虽然可能早就了诸多竞争对手,但如果你能别优势,自然也能在风口上获得更多融资机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