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企业有没有这个基因,比如YY要造车的话,我会投反对票,因为它没有这个基因。二是资本条件是否具备。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在美国要启动一条汽车成产线,至少要两亿美元,在中国也差不多。如果钱不够,我就不建议做。 当然,如果创业者坚持要做,我会建议他另辟一个体系独立来做,或者在上市公司体系外来做,而且不要用公司的资源。比如YY,它的资源是要用来做直播、手游和国际化的,不是用来造车的。除非这些都做完了,必须开辟新战场。 “快手和小米押对了长尾市场” 2000年到2005年,中国IT服务业崛起,中国想跟印度一样发展软件外包业务,微软等也开始在中国做投资,全国各地软件园越来越多。在这个阶段,我投资了海辉软件和世纪互联等项目。 那时候VC在中国不多,圈子很小,大概也就一百来人。那个阶段的投资,一般都是从A轮一直跟到最后上市,甚至是最后的私有化,比如我们投资的世纪互联就是这样。IT服务业对中国就业推动很大,海辉软件刚开始是100个员工,我们退出的时候已经3万多员工。 2005年以后的投资,主要是投商业模式。在商业模式上,我比较自豪的是投资了YY。我们投YY的时候,它还叫多玩,是个游戏媒体,以卖广告为主。 一开始我们在决定是否要投YY的时候,也是有所犹豫。当时我们身边没有人是YY的用户,但YY创始人李学凌又说他们绝对是市场第一名。于是我们凌晨跑到网吧去做问卷调查,发现85%的游戏玩家确实都在用YY。这些用户不算高端,很多也不在大城市,但却是中国最核心的互联网用户。后来很多人把这些用户称为屌丝用户,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是从学凌那知道的。 后来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中国做创业和投资,一定要做长尾市场。这个市场的用户,跟我们这类所谓精英,是很不一样的,你需要去找到和了解他们。其实快手和小米,都是这么起步的。本质上都是押对了一个长尾市场。这个市场的用户群非常巨大。 后来YY成功开拓了直播模式和粉丝经济,对于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最难得的是,YY是个不烧钱的公司。从我们2006年投进去,到YY上市,总共只花了500万美元,其中100多万美元还是用来买了YY域名。 YY是媒体起家的,很多核心人员都是媒体基因。但后来YY向技术公司转型,很多工程师和码农进入公司。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李学凌特地把广告人员和技术员工安排在不同楼层。 YY的上市并不容易。2012年,只有两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上半年是唯品会,下半年是YY。这一年去上市,大家都戏称是流血上市,因为时机点踩得并不好,当时市场环境不乐观。 李学凌带着团队去美国路演,遇到纽约大风暴,纽约大面积停电,很多地方没法办公。当时李学凌开玩笑说,路演路演,全是路,没有演。当时纽约飞机场都停电了,李学凌租了辆车,自己开到芝加哥再飞回中国。 YY上市的时候,大家都不看好,所以我们坚定地做了基石投资人。只有我们继续支持,别人才有可能愿意投进来。 “BAT之后的巨头会出现在前沿科技领域” 投资人不能怕BAT,但要考虑到他们的存在。如果一个市场,被腾讯占了90%,那么这个市场我们就不会投。我们会鼓励这个市场的创业者转型。如果大佬在这个市场还没有布局,那么创业者一定要想办法引入大佬成为他们的战略投资人。 以后一定不会只有BAT,新的巨头一定会出现。我的判断是,未来三五年,新巨头会出现在前沿科技领域。 过去的商业模式都是帮人们打发多余的时间,所以社交、游戏和视频很火。未来的趋势是,大家的时间不够用,人工成本太贵,所以无人驾驶和机器人会越来越普及。现在前沿科技的技术已经到了一个突破点,一旦跨越了这个突破点,前沿科技的产品价格会相对便宜。 我相信中国公司会在前沿科技时代唱主角,因为华人数学特别好,全球20%的人工智能研发人才都是中国人。 现在的前沿科技,在技术层面一两年就会到位,大规模的商用则需要靠社会和政策的跟进。现在大家都想用无人机,但如何跟航空政策适配,这需要时间。 在人工智能这个前沿科技的垂直领域,很可能最先出现新巨头。现在人工智能的关键是,模块能不能开源,对这点我心存疑虑。现在实现了开源的地方不多,主要是在算法上。 “创业者要选择跟自己有差异性的投资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