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在 2007 年后期发布了自家首款搭载全画幅 CMOS 的单反机身 D3,这也开创了全画幅新闻机的先河。他们的百年宿敌佳能,也到了 2011 年,才推出全画幅新闻机 1Dx。从画幅和时间来看,尼康算是赢了先机。 (插图来自:Cameraegg) 另外,尼康在 2008 年推出了全画幅旗舰机身 D700,并且在后续的 D800 系列机型中,将“图像解析力、动态范围、宽容度”打造成核心卖点去销售,迅速在市场中站稳阵脚。 看着对家 5D 系列步步相逼,尼康整条全画幅战线也未见动摇。他们在全画幅机身上的部署,也会巧妙错开对家的定位。 D610 来打入门市场,主推性价比。D750 作为一个均衡性选择应付中阶用户。D8X0 系列则是主打高像素、动态范围等元素,满足摄影师在画质上的需求。而 D5 这个级别,对应的就是新闻工作者了。 这就是尼康现阶段的部署。这些产品和佳能之间,还是会有这微妙的错位关系。而因 α7 系列迅速崛起的索尼,分的则是无反阵型这一杯羹。 (插图来自:Cameraegg) 所以这三者在相机市场中,就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足鼎立”之势。 专注于静态拍摄的尼康,在市场中笼络着一群忠实用户,坐稳了自己的领地。虽然今年年初会有点不稳定,但这也不影响他们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地位。 无反失利,影像巨人的迷失与反思 上文提到,尼康专注的是单反领域和静态拍摄领域。视频拍摄能力,以及无反阵营这些都不是尼康投放精力的地方。 特别是无反,尼康走的“无反”之路特别坎坷。 (尼康 V3,插图来自:IR) 2011 年,尼康推出了 1 系列可换镜头无反相机。相隔大概一年的时间,尼康推出了定位更低 J 系列,主打入门级市场。当时,尼康希望把这些无反机身定位在“面向追求便携的入门级用户”和“单反机身的补充”上。通过自家 Nikkor 尼克尔镜头系统来支撑整个无反系统,希望通过尼康单反系统延续下来的特点来吸引用户。 但这一点,并未能吸引用户。尼康无反系统最大的问题,在产品身上。 与 Micro 4/3 和索尼 E 卡口这两个主流系统相比,尼康 1 系列在画幅、画质、性能以及系统的完整性上没有任何优势。Micro 4/3 在松下和奥巴的共同培育下,系统已经有足够的完整性,静态拍摄和视频录制都能够兼顾好。 而索尼 E 卡口机身有着更大的画幅,以 APS-C 起步的索尼跟尼康比的话,差距还是很大的。而且,索尼现在是把 E 卡口当作重点机身来打造,微单系列机身和 FS 系列录像机都用上了 E 口,整个系统的完成度也很高。 再加上万能转接带来的吸引力加成,索尼 E 口系统与尼康 1 系列之间也有着未能逾越的差距。 或者,把两个主力做无反的阵营跟尼康作比较,这可能有点不公平。毕竟,尼康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单反机身上。倾侧重心不同,很难做对等的比较。 但即便对比的佳能,尼康也没有拿出什么能打的选手来迎战。 和尼康一样,早期的佳能在搭建无反系统时,都只是把它们当做“便携的单反备机”去做。所以,早期的 EOS M 并未能独当一面。 但是,佳能在 EOS M5 身上加大了投入,把现有的核心技术都投放到这款机身上,整机的表现即时出现大转变。现在的 EOS M5 和 M6,直播,均能够在拍照和视频上取得平衡,具备比以前更高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