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但凡商品和服务具有共享属性就能算是共享经济的话,那么我们早就进入到了共享经济社会。酒店、电影院、娱乐等服务行业,哪个不是所有用户共享设施和服务呢?而出行除了私家交通工具外,无论巴士、地铁,还是火车、飞机和轮船,甚至马斯克未来的太空火箭,没有哪样是用户专享。如果有一天北京上海的地铁公司想上市,挂牌叫XX共享地铁,您会欣然认可还是觉得好笑呢? 可能还有人会以实现了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为由,认定共享单车们属于共享经济的范畴。但事实上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并非是共享经济的独创,而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早就存在的普遍现象,那就是租赁业。租房、租车、租书租唱片,还有各种生产设备的租赁,这些已经在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营中习以为常了。以此来断定某个模式为共享经济,也并不科学。 其实我们都知道,共享经济本来是指用户把闲置的商品或自己的富余劳动时间拿出来与社会共享,平台本身只负责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从中撮合交易达成,直播,而不参与实际交易。之前的网约车、P2P租车、房屋短租等创业项目,都具备了盘活闲置社会资源和平台撮合交易的显著特点,虽未冠以共享二字,但却是共享经济的典型。 而近年来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之类的创业项目,却正好相反,有“共享”之名,无共享经济之实。共享经济模式下平台本身并不提供服务,而是服务的中介。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的公司主体几乎全部都是服务提供商,直接与用户发生交易。这显然不符合共享经济的最核心理念和特点。 因此,与其说摩拜和ofo们是共享单车公司,不如称它们是公共单车出租企业。ofo的创始人在采访时也承认这一点,并表示希望将来能实现共享,但却一直未付诸行动。同理,共享汽车公司其实就是汽车出租企业,至于共享充电宝公司,则是以自动贩卖机经营充电宝出租业务而已,和火车站投币可给手机充10分钟的机器类似。共享睡眠舱则是免押金分时出租的胶囊旅馆,它们纷纷被暂停运营很可能是没有拿到旅馆业的特种经营许可证。这些打着共享旗号的企业,其实都是伪概念公司,均借“共享”二字蹭市场热点,吸引投资人和用户的关注而已。 共享概念在兴起,但共享经济春天尚未到来 共享单车们虽然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但它们的爆红却推动了人们对共享经济的认知。今天,我们比往常任何时候更容易接受共享经济的概念和服务,但不代表共享经济的春天已经到来。 首先,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已经把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资源进行了较有效率的优化配置。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被闲置的商品和劳动时间属于少数。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就是为了盘活这些传统模式下的闲置资源,本身就属于小众或细化市场。 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共享经济巨头,其在行业份额也并不大。Airbnb宣布其去年下半年实现赢利,透露营收同比增长了80%。基于其之前数亿美元的营收基础,Airbnb区区十数亿美元的营收在全球酒店业也不过是个小零头而已,甚至还不敌国内在线酒店预订服务商携程,后者去年的净收入达到了人民币192亿元。而滴滴在国内能突破日均千万订单,更主要在于它突破了出租车市场的垄断,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如果国内的出租车行业允许自由竞争,那么滴滴能否做大或许都不好说,因为类似环境的欧洲,它的同行优步也一直成长缓慢。 其次,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用共享经济模式。如今共享经济发展最好的两个典型行业,优步、滴滴所在的网约车,和Airbnb所在的民宿短租,都是专业门槛和投入成本较低的服务业。前者只需要掌握驾驶技能和基本的服务能力;后者更简单到保证房间整洁干净即可。投资规模、专业程度、流程复杂度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多数行业必须采取传统经济模式。今后,我们或许会接受医生业余时间的咨询服务(共享经济),但真正诊治还是需要去医院或到配备移动医疗设备的药房(传统经济)。 因此,传统经济模式仍是常态主流,共享单车等伪概念企业是互联网化经营的传统业态,不同的只是经营方式而非经济模式。而那些仍在发烧的各种“共享”项目,除了具有消费场景和真实需求的之外,其他纯属炒作概念的或将很快消亡,就像当年的团购、O2O等虚火一样。某种意义上说,看似无限扩展的“共享”经济迟早会翻车。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