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讲了个关于读书的大鸡汤:我们每天都会吃饭,虽然也会排泄,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相信总有些东西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是我的身体,我的骨骼,我的肌肉,我身体内流动的血液。这就是我坚持读书的原因。 这怎么可能呢? 投入时间,并不必然获得积累。 读了书,总结道理,在个案中有意识地反复对照这些道理,进行修正或强化,才能让书中的道理内化为骨骼,血肉。 读书如此,做运营也如此。一个不会总结管理经验的管理员,就算经历了群里100次争吵,在第101次争吵的时候,还是只会想着“息事宁人”,自然也说不出什么群管理心得。 这是第一种情况,很多人陷于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中,没有寻找规律的意识。 而规律说白了,就是套路,由此产生的另一种极端是:另一部分人鄙视套路,觉得太机械,没意思。 可这个世界说到底,就是一个套路的世界。想要形成有竞争力的技能,把套路吃透足矣。 三 一个年轻学生问一个老科学家,如何做好科研?老科学家回答:读哲学,哲学对科学思考有帮助。 这个观点受到了万维钢的批判。他说:如果我们想从事创造性的劳动,确实需要“功夫在诗外”,而如果就是要学习一样东西,那就刻意去学就好了,不存在什么“功夫在诗外”。搞科研就跟着导师,从学徒做起,开始打杂,注意观察,慢慢的自己就能上道,能摸到做科研的方法,而不是看什么哲学。 所以,从手艺到技术,不急着跨界,好好摸套路。搞科研如此,做运营也如此。
从技术到艺术,才是需要“功夫在诗外”的时候。 什么叫艺术?艺术是“创造性的表达”。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什么是“创造?”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那种颠覆式的,完全从无到有的创造,已经一去不返了。 创造在这个时代的本质,就是链接。 黄老师之前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次互联网圈内的线下聚会上,有人提了个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天人工智能足够发达,类似广告投放的事情机器都能够自动化处理,那么运营人的未来在哪里? 一位大佬的回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我们看一个例子,好比你在新浪微博上找大号做广告投放,理论上在数据充分的情况下,微博一共有多少个大号,哪些号更匹配你的业务,投放的时间节奏怎么安排最合适,什么样的文案转化率更高等等这些机器的计算能力都一定是远远胜过个人的,在这样的事情上我也看不到人可以胜过机器的机会。 但我认为,人的特别之处,是人可以创造出来一些“增量”的空间。好比当年微博上当找大号转发推广的效率已经开始下降之时,突然又有人创造出来了一种玩法叫“九宫格”式的推广,就凭借这一微小的创新,就又把推广的效率提升了十几倍。这一类偏“创造性”的事情,是我认为机器当下无法,也不可能做到的。 这个大佬说的“创造出九宫格新玩法”,本质上就是用不同的视觉刺激(从大V推荐语到九张图片),让产品与用户以另一种方式产生了链接。 而这,刚好契合了互联网时代运营的特质:运营是极度不标准的。恰恰是运营的“非套路性,不标准性”,才得以让我们在与AI的竞争中仍保有一席之地。 而正因为如此,曾鸣教授才说,“艺术”的部分,没有规律,各自看天分运气。因为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既有存量之外,找到意想不到的链接——链接本身,似乎真的没有规律可循。 四 那么问题来了:虽说艺术看天分运气,但我们能否做些什么,增加自己“撞运气”的概率呢? 我觉得是有的。 这个答案听起来简单得不行:问为什么。通过不断追问为什么,找到世界运行的底层规则。 再以取标题这个事情为例:一个标题叫做《一篇刷爆外网的漫画,为什么你的孩子没教养》,这是个不错的标题,因为它对应了取标题套路中的一个:制造很红的感觉。 走到这一步,算技术。 再怎么走,才有可能触达艺术的层面呢? 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所谓“制造很红的感觉”,能够成为屡试不爽的标题套路?——因为人有从众心理。 还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人有从众心理?因为人本能中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 甚至还可以再问,atv,人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情感需求?这或许要从人类祖先的生存环境说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