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问题, YouTube和Facebook提出了新解决思路:运用深度学习,制造聪明的机器。近十年来,深度学习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对于解决大数据量更有优势。 如果说人工内容推荐如同司机开车,那么深度学习所带来的内容推荐,则如无人驾驶汽车。在这种技术是利用用户数据来“感知”用户喜好,其推荐系统基本可以分为数据层、触发层、融合过滤层和排序层,当数据层生成和存储的数据进入候选层后,也就触发了核心的推荐任务。 以YouTube为例,其最新公开的推荐系统算法由两个神经网络组成,一个用于候选生成,一个用于排序。首先,以用户的浏览历史为输入,候选生成网络可以显著减小可推荐的视频数量,从庞大的库中选出一组最相关的视频。 这样生成的候选视频与用户的相关性最高,再进一步对用户评分进行预测。这个网络的目标,只是通过协同过滤提供更广泛的个性化。排序网络的任务则是仔细分析候选内容,精选出少量最优选择。具体操作为根据视频描述数据和用户行为信息,使用设计好的目标函数为每个视频打分,将得分最高的视频呈献给用户。 在这种模式下,机器全然接管了平台。在深度学习的持续训练下,机器越来越聪明,与人打交道的智商会逐渐提升,在某种意义上也逐渐承担起看门狗的责任。 二、内容产业是否即将被C2M颠覆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美国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市一家银行的一台自动取款机(ATM)竟然在11日吐出了字条,上面写着“救我”,这条新闻很快传遍中文网络,成为许多网站的头条。 你需要从N个网站上看到一模一样的文章吗? 这些冗余的信息消耗了你的精力和流量,就像你打开任何一个电视频道,都能看到许多方便面广告一样,让人很难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如何解决用户信息冗余的尴尬? 过去曾经有许多不成功的技术方案,个人门户昙花一现,RSS订阅不成气候,跨站跟踪上不了台面。能引领未来者,只有C2M。 C2M模式可以像今日头条这样应用于全网,也可以像Facebook那般基于巨头的平台。其核心就在于基于用户行为习惯、特征和诉求,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拣然后传递给用户,这是克服痛点的秘密。 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比如有观点认为,协同过滤这样的推荐容易让用户形成信息茧房、无法识别阅读场景、即时性差、耗时长等缺点,而今日头条这样的模式也常常被诟病,还要应付难以捕捉的用户兴趣、用户数据的隐私和管理等多项挑战。 支持和质疑各执一端,孰是孰非?未来虽有两大机遇,但是目前要跨越三座大山。 1. 支持的理由如下: ① 千人千面,众口可调。 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机制能够根据用户的喜好为其推荐信息。通过各种算法,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行为,对比相关用户和相关物品猜测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列出候选集并进行验证,用户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内容,使信息分发做到千人千面,实现内容与用户的精准连接,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千人一面般的投放。 ② 海里捞针,提高效率 个性化推荐省去了用户在海量信息中进行提取和搜寻的环节。用户无需在海量信息中摸针,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去除了部分无用信息,缩小了用户信息搜索的范围,提高了用户的阅读效率。 ③ 投其所好,增强粘性 不断为用户推荐适合他的内容能够增加用户粘性。个性化推荐技术通过算法进行用户感兴趣的内容的精准推荐,帮助用户快捷发现感兴趣的内容,当你看完一个内容后,会立马给你推荐相关的东西,可以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用户体验。 ④ 挖掘长尾,打破两极 个性化推荐能够通过相关算法帮助用户挖掘长尾内容,避免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当A用户喜欢比较冷门的长尾内容,而B用户又有跟A用户有相同或相似的兴趣和行为习惯时,系统就能够把A用户喜欢的冷门内容推荐给B用户,这样就使冷门内容得到更多的曝光,帮助用户发现更多的长尾内容,避免内容生产生态两极分化。 ⑤ 双向交流,深度优化 基于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是对用户进行深度分析和交流的结果,提升了用户的交互式体验。传统的人工推荐是遍地撒网地推荐,没有对用户进行细致地划分和筛选,机器推荐以用户特点和习惯为基础进行推荐,用户能够得到双向的交流和沟通,用户的行为也能对下一步的推荐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馈,提升了用户的交互式体验。 ⑥ 分门别类,运营细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