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bon 公司采用的设备租赁模式或许是其商业模式的“聪明”之处。以 M1 型 3D 打印机为例,其每年的租金为 4 万美元,软件升级维护、液态光敏聚合物加注再收取额外费用。 这种商业模式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客户不需要一次性支出动辄几十上百万美元的费用来购买设备,而且可以将成本平均分摊到每次制造的产品中;二是客户通过租赁形式能保证所使用的设备都是最新的,而不用担心自己的技术被迅速淘汰。 但 Carbon 公司首席执行官 Joseph DeSimone 教授表示,目前的这种租赁模式其实并不挣钱,只是意图通过降低客户成本来推广产品和技术。他希望建立一种类似于苹果App Store的模式,让客户可随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及制造工艺。比如这次 Carbon 与阿迪达斯的合作中,后者就选择了一种轻质弹性蜂窝材料来制造运动鞋中底(如下图)。
开奖,传统制造巨头已纷纷入局" src="http://www.wzatv.cc/atv/uploads/allimg/170721/00524B018_0.jpg" /> 与 Carbon 公司不同,单从“桌面金属”这个名字上看,就能知道这家公司专攻金属材料 3D 打印。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中包括 4 名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其中,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系系主任 Christopher Schu 教授和 Emanuel Sachs 教授都是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此外还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系科学家蒋业明(Yet Ming-Chiang)教授,和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A. John Hart。
图 | “桌面金属”公司联合创始团队(前排左起:Ric Fulop、A. John Hart、Jonah Myerberg; 后排左起:Yet Ming-Chiang、Chris Schuh,、Ely Sachs、Rick Chin) 实际上,为了提升金属 3D 打印的速度,以便将该技术用于制造金属零件,“桌面金属”公司使用了一种可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技术。Emanuel Sachs教授早在 1989 年就提交了一份有关 3D 打印技术的专利申请。 在这份专利文件中,描述了如何铺上薄薄一层金属粉末,然后使用喷墨印刷工艺来沉积这些金属。在此过程中,需要有选择性地将金属粉末结合在一起。这一过程重复成百上千次之后,人们可以打造几何上几乎无限复杂的金属部件。不过这在当时,还属于“异想天开”的范畴。
图 | 一个正在烧结炉内进行烧结处理的液压岐管。烧结炉内的温度高达1400℃。这样的部件结构过于复杂,是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实现的。 如今,“桌面金属”公司的几项重大技术创新终于使得这项 30 年前的专利能够用于实际的批量生产,其中就包括开发出使用沉积粘合剂的超高速喷墨打印技术。相比于同样用于制作金属零件的激光 3D 打印技术,这项技术的加工速度提升了将近 100 倍。
图 | 这是刚刚打印好的钢制推进器。在推进器叶片与金属支架之间,是一条纤细的陶瓷线。在烧结过程中,这条线会变成砂砾,使得最终的产品能够轻易地与支架分离 今年四月,“桌面金属”公司发布了两套全新的 3D 打印系统,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名为 DM Studio System 的系统包括一台金属3D打印机和一个烧结炉,售价 12 万美元,并将于今年 9 月开始交付用户。该平台使用了“桌面金属”公司称为“结合金属沉积”(BMD)的技术。而另一套名为 DM Production System 的系统售价则高达 42 万美元,将于明年交付客户,所使用的技术为“单通道喷射”(SPJ)。 从商业模式上看,“桌面金属”公司同样借鉴了 Carbon 公司的做法,除了直接购买设备,用户也可以通过租赁形式来使用。
图 | DM Studio System(左),DM Production System(右)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搅局者,3D 打印市场两大巨头 3D Systems 和 Stratasys 将如何应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