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他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期间在Google街景团队实习,搞出“click-to-go”的新想法,并获得专利。2008年,朱佳俊正式加入Google,并成为Google无人车团队最早的成员之一。 去年8月,Google无人车团队首席软件工程师朱佳俊,以及Google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负责人、首席工程师Dave Ferguson一起离职,创办无人车公司:Nuro。
Nuro是一家格外低调的公司。 所以只能通过有限的消息,拼凑关于Nuro的样貌。例如:这家公司的目标是L4级的自动驾驶,他们希望在2-4年内推出首款无人车,另外Nuro还计划基于其机器学习和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积累,构建一系列AI驱动的产品。 据此前Nuro产品主管Michael Hanuschik透露,Nuro已经拿到投资,但他们没有透露详细的情况。整个公司仍然被神秘的色彩笼罩着。 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当时还在Google无人车团队的朱佳俊展望未来时说:“到那时,人们花在开车上的时间可以用来打电话、工作、吃饭、睡觉whatever;由人工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也将不复存在”。 目前Nuro已经拿到加州的无人车路测许可。 ▍Aurora(aurora.tech) 和Nuro团队几乎同时从Google离职的,还有Google无人车项目当时的CTO:Chris Urmson。而且和创办Nuro的Ferguson一样,Urmson也是出身CMU,然后加入Google无人车团队。
△ Chris Urmson 2013年,特龙从Google无人车团队离开后,Urmson接管了他的工作。 2015年,Google为无人车项目指定了一个来自现代汽车的CEO,Urmson专任CTO,坊间传闻他对这个变动非常不满,最终演变为2016年初他和拉里·佩奇大吵一架。所以,最终当Urmson从Google离职时,并没有太多人感到意外。 去年12月,Urmson的下一步终于明晰。 他也投身于无人车领域展开创业,Urmson给自己新的自动驾驶公司起名:Aurora。(嗯,跟那首老歌《欧若拉》一样)。
除了Urmson,Aurora的创始团队还包括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负责人Sterling Anderson(现担任CPO),Uber无人车研发部门ATC匹兹堡分部自动驾驶负责人Drew Bagnell(现担任CTO)。 Aurora团队一半在CMU所在地匹兹堡,一半在加州Palo Alto。这家公司成立以来,累积获得610万美元的融资,后续的融资也在进行之中。 Aurora并不打算自己造车,而是希望与汽车厂商展开合作,设计和研发自动驾驶相关的软硬件系统,以及相关的数据服务。这家公司目前聚焦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远景目标是实现L5级别的自动驾驶。 相对而言,Aurora也是一家低调的公司,但仍然经历了小小的风波。 类似于Waymo和Uber的故事,今年1月,特斯拉将当时还籍籍无名的Aurora告上法庭,指责Sterling Anderson窃取了公司机密,指责他从特斯拉挖人。不过幸运的是,由于特斯拉撤诉等原因,这个风波总算已经平息。 ▍Argo(argo.ai)
△ Bryan Salesky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直播,Bryan Salesky也是2016年从Google无人车团队离职。离职之前,他担任Google无人车硬件开发总监。 除了Salesky之外,atv,Argo的另一位创始人Peter Rander,之前是Uber无人车部门的高级工程师。 Argo也是一家总部位于匹兹堡的公司。 这家公司今年初才成立,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今年2月,福特宣布10亿美元投资Argo,这家创立不到三个月的公司,成为福特的全资子公司。实际上,福特决定投资时,Argo还没有什么软硬件产品能拿出来。 可能福特在践行那句话:投资就是投人。
△ 这只是一辆福特无人车 作为福特无人车计划的一部分,Argo将负责开发无人车所需的软硬件,而且保留高度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