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花钱购买知识的同时,知识也在购买你的时间。盲目地为知识付费,未必能够真正地提升自己,合理取舍,才能免掉不必要的智商税。
文章写道:花了xxx钱,我只是交了一笔智商税。下面评论一大片,表述的无非是:在这些知识产品跟风付费后,其实啥收获都没有。然后反思自己自我,提出实践主义,行动主义云云。 道理全部都懂,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种心声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看来引起了一群思维懒惰人的共鸣。道理很简单,就像去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止不住自己的消费欲望,却要怪广告太迷惑人。 知识产品的商品本质 知识产品上线后,它终究是一种商品。生产者,分销商对它进行吸睛的包装,就是为了让你掏钱。现如今的知识生产者、分销商对这种商品行为越来越坦率:我们就是想赚钱。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首先要想的事怎么样来赚钱。 ——李笑来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知识生产圈也有一个共识:不赚昧良心的钱。他们会强调:交付感。为的就是让你的付费行为更合理。 比如得到APP免费发布了《得到品控手册》。我觉得这是知识分销者最彻底的一次良心表白。里边的很多内容可以说用赤裸裸来形容。
深圳卫视·得到知识发布会 比如,这本品控手册非常直白的告诉给订阅作者(知识生产者)几条产品建议,简直就是在手把手教知识生产者,如何包装自己的知识内容让订阅者们更愿意买单,买单后还觉得物有所值。 我引述几段赤裸的表述: 作者不是为了显示“我牛逼”,而是为了“尽力让用户牛逼” 建立人格体的关键是:让用户感知到你的服务靠谱、尽责尽心。 通常一期节目的结构,心法是两个:陌生的硬知识要多,这是价值感之锚。颠覆点常识,这是用户粘性之锚。 对自己旗下王牌产品《每天听本书》,也给出非常清晰的包装条例。甚至直接给出“交付感”明训: 本产品是付费产品,除了在内容本身保证上述“知识”、“提纯”之外,在内容形式上也必须给用户明确的交付感——听众花钱之后,必须有清晰的“收到”、“get”感受。 这本《品控》不仅对产品,atv,对运营,对其他工作流程都有详细的描述。工作流程越详细,越繁琐也就越突显打造出来的产品的含金量。如此心血的产品,目的就一个,打动你,让你买单! 若没有看清所有知识产品的这种商品属性,那么你的付费行为确实是一种跟风的盲动,这也难怪付费后会感叹交了一笔智商税。 然而,认识到知识产品的商品属性,你就会对它的购买欲望可控吗? 不会。 你的学习门槛在哪? 知识产品有一个交付效应:它的交付,让购买者更多的反思自己,而不是反思生产者。因为,知识生产者的逻辑很简单:我把产品打造好,至于你怎么用,不是我们操心的事。因为没有人有义务要手把手再教你学习。 没错,学习现在就变成了自己的事。 知识交付,开奖,绕不开一个自我学习这道门槛——知识转化的门槛。如果知识产品购买后,能不经过这道门槛,直接就倒进人的大脑,那么知识真就成了可以被金钱购买的了。现实情况显然不是。正是因为这道门槛的存在,让知识生产者和分销商们有了一个天然的交付瓶颈。 牛逼的生产商,他们生产的知识产品,会尽可能满足学习的低门槛的需求,同时又得有交付感。 然而,你的学习门槛在什么水平,他们怎么知道? 每一学习者对待所要购买的知识产品时,都会面临这种学习门槛相匹配的问题。如果你的门槛太高,那么就会感觉学习起来吃力。如果门槛太低,就会感觉这些知识太容易,没兴趣。 所以,无法合理评估自己学习能力,定位自己学习门槛的人,在购买知识产品时,又是一轮盲目的行为。 很多知识产品,在发布时都会清晰的写着适用人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产品,都是适用你的。知识本身和知识产品不是一回事。当认知到知识产品的商品属性时,你未必真的需要为了这方面知识,要给这个知识产品付费。 尤其对于前端付费的知识产品,盲目消费,的确是一种轻量级冒险。 你的时间成本 所有的知识产品,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成本存在:你的时间成本。你花钱购买它的服务,而它却在“购买”你的时间。 没错,你花的时间和你花的钱是两回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