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年时间,众筹这一漂洋过海来的新模式在遭遇中国式改造后,一度受到资本市场和各大巨头的青睐,但是在经历了全民狂热之后,尤其是股权众筹,却接二连三的陷入集资诈骗风波,最近钛媒体和36氪之争,更是再次将众筹的行业窘境,曝露于舆论焦点之下。 众筹行业从崛起到如今的风波不断,颇有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意味,不免惹人唏嘘。但在行业一片颓势之中,布局两年的小米却在众筹这一领域开始动作频频,展现出了逆势而上的姿态和信心。 坚定布局众筹行业,小米众筹将引领行业触底反弹? 前些时日,一则“300家平台倒闭,众筹平台为什么全军覆没?”的文章,曾火爆一时。而据网贷之家联合盈灿咨询发布的《2016年全国众筹行业年报》显示,2016年全年全国众筹行业发生倒闭、转型及其他状况的平台高达293家。 这似乎都在印证着众筹行业当前的尴尬境地:大潮已退,质疑四起。但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一直颇为低调隐忍的小米,这两年来的发展态势却非常的健康向上。 作为米家有品APP里的一大特色板块,小米众筹涵盖智能硬件、家居日用等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硬件产品。一方面,小米为项目发起者提供筹资、投资、孵化、运营一站式综合众筹服务。另一方面,致力于为用户甄选最具科技范儿和性价比的极客产品。 自2015年7月13日正式上线,到成为今年4月刚刚独立出来的米家有品APP特色板块,小米众筹两年的探索众筹100期,累计140万人参与其中。虽然这个数据并不像其他平台那般夸张,但无论是参与人数、融资数额还是用户粘性,小米众筹都一直表现出上升趋势。这种增长趋势,对于整个众筹行业来说,才是不可多得的亮点。 因为自去年开始,各大巨头平台们就众筹业务频频进行调整。百度众筹、苏宁私募股权众筹被调整下线,京东东家项目融资也基本在下半年戛然而止。这些信息无不暴露出众筹行业的颓势。 可以说,在历经沉淀与洗牌之后,众筹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低谷期,虽然众多巨头越发保守,但小米作为坚定布局众筹行业的巨头之一,其势能对于行业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如今小米众筹逆势而上的表现,不仅证明了其战略的正确性,也隐隐意味着这个行业在它的带动下,会拥有随时触底反弹的可能性。 那么,为什么小米众筹能够做到在不被行业颓势影响的同时,反而还能逆势壮大? 小米众筹差异化发展的利器:粉丝+精选策略 现在的众筹行业,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众筹和营销、预售方式的挂钩,致使投资者成为间接的购买者,极大地违背了众筹的初衷,不仅加剧了最终产品跳票的风险,也有可能使平台背负污名。 也许正是看清了这些问题根源所在,历经两年时间蓄力的小米众筹开始有针对性地发力,依托米家有品的电商探索,赋予产品众筹更多的价值。至于其能否为众筹行业带来创新力,引领众筹行业重新崛起,都取决于小米众筹与当前其他主流平台的差异化特色。 对于寻求众筹差异化之路,小米有两点优势非常明显。 其一,粉丝力量。相比京东或淘宝等电商平台,小米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产品和公司文化去吸引消费者,在这个基础上更容易形成具有较高忠诚度的粉丝群体,而这点正是产品众筹所需要的助力。 据美国对众筹活动最多的加州和德州进行调研分析,加州粉丝的数量对众筹结果有着重大影响,而德州竞争环境不如加州激烈,创业者有时间来寻找金融机构以获得融资,所以粉丝效果相对较弱,这看来是受地域因素影响。 不过,从分析获得融资金额最高的20家公司可见,这些获得高融资金额的公司,粉丝数量远远超过那些融资金额较少的企业。而且由上图明显看出,Facebook 的粉丝数量对众筹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鉴于美国众筹行业的成熟和对我国的指导意义,依靠固定粉丝群的产品众筹更容易获得长足发展,这正是小米众筹的优势之一。 其二,依托于米家有品的精品生活电商平台,走精选路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