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ABC,再有CBD,在对人工智能商业化进程的思考中,这并非是炒概念,而是不同企业对于战术的理解。 互联网企业喜欢说ABC(AI+大数据+云),是因为诸如BAT都在发力公有云,而且其拥有的大数据和算法优势,恰好是对ABC的全面支撑;而浪潮提出CBD(云+大数据+深度学习),是对智慧计算另一个维度的理解,云计算是计算平台,大数据是认知方法,而深度学习则是高效的工具。 从客观角度来说,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前一段时间对AI的观念之争,也是维度之争。李彦宏曾在公开场合提出算法推动社会进步,但一周前演讲时他也强调,“未来的创新会来自于数据和场景”。 马云一直坚持“无论是机器智能还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提都是海量数据,”而认为马云、李彦宏提法都不正确的马化腾,则指出:“AI的落地主要看场景,更应该能结合到产品里面”。如果加上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的观点,“计算力是实现智慧计算的基础,并为之赋能”,对于AI整体维度的描述,各方的提法至此将之补全。 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 谁的观点更正确?或许都是殊途同归 关于AI,懂懂认为出于新闻价值,媒体过多聚焦在了BAT身上。但是互联网头部企业BAT并非AI未来生态的全部,因为计算力也是这其中另一个重要元素。 如果将AI比作金矿,需要工人、测量、选址、运输等各方面因素,那么最基础的“铁锹”这一工具不容忽视。所以我们看到,浪潮、联想、戴尔都纷纷在近期发布基于AI的产品和服务战略,基于计算力的角逐已经开始。 相对于竞争对手,浪潮最早也是最主动地去和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深度合作,占到了领跑的位置。彭震一直坚持这一观点,在他看来,AI对世界的改变刚刚开始,更重要的是,社会计算的变革也刚刚开始,“未来的IT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智慧IT。这具备了很大的颠覆性,云计算和大数据使得我们对世界的描绘更为广大,智慧计算也将成为浪潮未来发力的重点。” 如果说BAT在AI变革中代表了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力,那么作为国内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一的浪潮,无疑是希望与这种创新形成合力,与BAT等互联网巨头共同为智慧计算赋能。那么浪潮是如何看待未来市场变革的道与术呢? 之所有谈到AI变革中的道与术,源自于懂懂对于每一次技术变革对于商业社会推动规律的思考。在互联网时代,赢者无不是先悟透了道,再进而在术上走通了商业逻辑,成就了如今BAT领先上半场的格局。而在互联网下半场,TMD崛起的趋势已经出现,胜负之争首先仍是对道的理解。那么智慧计算中,直播,算法、场景和数据都是术的层面,只有掌握了术才能继续摸索道的真谛。 因此,浪潮提出CBD理念之后,我们也希望从彭震的观念中分析出更深层次的道理。或许,就如同支付信用之于阿里、社交化之于腾讯,行业用户面对AI时考虑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铁锹”,是浪潮要解决的核心要点。 用户是谁,在哪里,需要什么 对于计算力如何赋能用户,全球服务器巨头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也造就了市场的百花齐放。但是用户是谁,在哪里,他们又需要什么,应该是核心的关键问题。 首先,对于智慧计算来说,国内的BAT无疑是跑在最前面的领先企业。而浪潮的做法就是与BAT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共同奔跑,在合作、训练中掌握最前沿的创新理念。“目前浪潮主抓的客户是互联网公司为主。因为目前在这个行当里面走的最靠前的,真正有规模化应用的还是互联网,”彭震坦言。 在他看来,互联网行业对于AI的应用更积极,也更有引领作用,这会把更多经验带到传统行业的客户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行业也在逐步的跟进,它的量在起来。但是AI在互联网行业都是一个创新性问题,所以传统行业遇到的挑战会更大。” 彭震在和互联网客户的磨合中发现了一个核心问题,也希望能通过实践未来让传统行业的客户去了解:“深度学习、智慧计算是一个颠覆性的IT技术,这绝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IT技术更新。它颠覆了IT在传统编程技术里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机器自动学习和理解,带来的创新是无法想象的。” 目前浪潮与互联网头部企业的合作,涵盖了包括硬件、软件平台、算法优化等多个领域,“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些GPU产品,与业界领先的客户都有合作协议,这里面有很多创新的思路和想法。”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