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商品、服务已经极大的丰富,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同时,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诞生,就连现在的农村市场也在消费升级,他们希望购买到品质更高、设计更精美的商品,享受品质更高的服务。 这群中产阶级不再只关心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他们不惜付高价购买海外代购的服装、箱包以及奶制品等等。他们不信赖国内厂商生产商品的品质,认为国外的东西才是好的。 电商的快速发展,就是因为顾客贪图低价。这些中产阶级诞生后,他们开始放弃低价商品,atv,转而选择有品牌的优质商品。 谁能满足这群人的需求,谁就能够在电商冲击零售业的时代获得长足发展,并且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2030年中国的中产阶级数量将超过4亿 2016年11月,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总人口的35%,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将达到目前欧盟人口的消费水平。 2030年,大约35%的中国人口的年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万美元以上。当前,这种收入水平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0%。 报告还预计,包括商品、服务以及租金在内的私人消费预计将以每年平均5.5%的幅度上涨,这一增长速率将高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年,中国民众的购买力将总体达到韩国今天的水平,或美国2000年的水平。 电商时代与中产阶级消费升级之间矛盾重重 如此庞大的中产阶级将在中国诞生,意味着各种山寨货、不好的服务将退出市场。 而目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仍在为消费者提供仅具备基础功能的商品与服务。而且这些商品与服务正在进行同质化的战争,电商的普及更是加剧了价格的透明化,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为了让电商的低价商品能有利润,大量的商家开始分别生产线上和线下的商品和服务。线上的商品一般品质要比线下低一些,因为用户无法现场感受后购买,又无法实地对比,因此在省钱心理的驱使下完成了购买。 我去南方生产床品的产地考察时,发现大量企业都在用双重标准生产商品,那些有瑕疵的布料,通过老旧的生产线生产出来卖到网上。那些在网上订餐店开店的餐馆,也采取双重标准,除了菜品的品质外,甚至制作的场所都不是同一个地方。 有人在网上订一份十分便宜的烤鸭,但是来自某知名烤鸭店。结果味道极为难吃,他深入到该餐馆查看发现,网上订餐的烤鸭并非在这家餐馆里制作,而是在旁边的一个单独的地下室里完成。 互联网让信息透明化的同时,又带来了另一种信息不对称。透明的价格,看似同质化的商品,导致企业必须参与价格战,导致企业为了保证利润而在商品和服务中偷工减料。 显然,电商在大幅提升交易效率的时候,并未能更好的满足未来中产阶级的消费需求。这也正是传统零售业的机会。 追求极致才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产品开发出来之后,会不断的根据用户需求、使用体验而更新、升级,其目标是无限的向完美逼近。 同时,由于互联网是天生的社交平台,可以通过极低成本的收集用户的抱怨,所以也很容易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中来,制造参与感。 追求极致是互联网思维,值得所有传统企业学习。在价格战厮杀中,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所以很难去考虑“极致”。因为“极致”就意味着高品质,高成本,所以唯有真诚的服务中产阶级,才能有资格去谈“极致”。 当下很多企业、零售业都已经迷失在价格战中,甚至为了追求销量越陷越深。面对即将诞生的4亿中产阶级,庞大的高品质消费,根本没有精力做布局。 在这个转折点的时候,那些提前做布局,追求极致的企业必将成为中产阶级消费大潮的弄潮儿。从看到这段话开始,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服务,是否追求极致? 我们应该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平台与顾客建立连接,然后获取他们抱怨和建议,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这个先进的工具变卖产品为获取用户,与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研发、生产、服务中来,让他们以为这些改变都是他们自己的主意,从而倍感自豪。 未完待续 由于篇幅太长,总计上万字,所以本篇只更新前两大法宝,通过三篇文章更新完七大法宝,敬请期待! ,atv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