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其实,不只是章节之间不要分开读,甚至,最好一次也不要仅仅读一本书。 人类大脑有很强的模式处理能力,它能快速地将事物之间的关联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出来。具体到读书学习上面,就是要看不同的章节之间甚至不同的书籍之间都提到了哪些相同的或者相关的概念。 比如,如果你要学习计算机导论,那么最好的方式不是找一本评价最好的教材来读,而是一次找一堆相关的教材,看其中所有人都提到了哪些概念,然后再针对这些概念去深刻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从同一个概念的不同举例中看到了这个概念真正的含义,更能够掌握一项独特的技能——不依赖于别人评价,自行判断书籍的好坏。 原则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常听到一个说法:有兴趣的课程会学得比较好。所以很多人在学不好的时候回抱怨:唉,我就是培养不起来兴趣啊,怎么办…… 但张五常认为:兴趣是培养不出来的。反之,可以培养的是集中思想,而集中思想可以产生兴趣。 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张五常的方法非常重要,尤其是「饿书」的理念。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人类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记住了」与「学会了」这两个概念,总是错把「记住了」当作「学会了」。所以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大脑会欺骗自己「学会了」,但实际的情况仅仅是看过了之后留下了一些印象而已。 人类大脑容量有限,爱走捷径,常常对一些本来不应该产生知晓感(FOK)的词汇、学习的内容产生知晓感。所以,在不集中的时候不读;在明知会被打扰情况下不读;在厌倦的时候不读——遵循这三个「不」原则,自然可以真正学会,而当你真正学会的时候,兴趣自然产生。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集中力如何呢?张五常在文章中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测试方法: 将一只手表放在桌上,如果你可以在读书的 30 分钟内忘记手表的存在,那么你已经有所小成。如果你可以完全忘记外物 1 个小时,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而且,真正的专家,在从事集中思想的工作时,一天最多也只能工作 4 个小时而已。 所以一天留给读书的时间有 2-3 小时即可,但关键是要不受打扰,不可欺骗自己和自己的大脑。 原则三、读书要分三步走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The Sense of Style》这本书里面提到过: 写作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 这是写作的方法。然而很多人对其形成过程不了解,面对「线状展开的文字」也采用线性阅读的方式从头看到尾——如果是读一本小说或者轻松的读物,那没有关系,而且也建议这样读下去,但如果阅读一本让你「涨知识」的书籍,那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够的。 张五常认为,读书要分三步: 快读; 慢读; 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他底线或记号却不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读到此处,不禁拍案。无他,太符合认知原理了! 由于第三点是理解后的结果,所以此处重点说一下前两点。 第一点:快读 认知科学中有一个 10% 的理论,即「通过大约 10% 左右节点,即获取 80% 左右高质量信息」,这也是快读,或者说跳读的理论基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