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绝佳载体,哪一样产品做为人工智能的载体触达消费者是每一家涉及人工智能厂商需要考虑的事情,就连几乎和普通消费者不直接打交道的 IBM 也在给旗下的 Watson 打广告了。 在手机之外,国外科技巨头作为人工智能表现形式的语音助手都在纷纷寻找硬件载体,相比于苹果 Google 和微软的 Siri、Google Assistant(Google Now)以及 Cortana 首先在智能手机上露面,在语音助手上没有先发优势并且还在智能手机战场上打了大败仗的亚马逊借道智能音箱 Echo 成功扭曲现实,让所有科技巨头都知道,人工智能和语音助手不是放在智能手机上给消费者尴尬地讲笑话的,而且更应该以一个工具存在。 为什么是智能音箱?在人工智能走向消费者这件事上,有用,比有趣更重要。在语音助手载体这个选择上,端坐在室内的智能音箱,要比总是拿出来示人的手机更为自然和隐秘。 (Google Home) 正是如此,太平洋东岸的科技企业们纷纷又做起了智能音箱产品,Google 把 Google Home 音箱作为这两年 Google I/O 大会的重点,苹果则把 HomePod 当作今年 WWDC 上的 One More Thing。 反观国内,来自硅谷的科技潮流跨过太平洋需要一段时间,不少反应敏捷的创业团队已经做出了不少类似的产品,不过最终从市场反响来看,还没有哪一家能够跨过科技发烧友大规模地到达吃瓜消费者端。 这个时候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小米,小米说好,于是拿出了带人工智能助手的小米电视。不过这个人工智能的门槛就高到三千元档了,atv,用户还得有个客厅。 于是人们又把目光投向 BAT,BAT 也说好,于是百度拿出了无人驾驶汽车还找来了陆奇,腾讯拿出「智能云」说这是开放的大家拿去用吧,阿里巴巴则拿出了一款面向消费者的智能音箱,价格 499 元。 显然,阿里巴巴推出人工智能产品不是一时兴起。 在此之前,马云在首届技术大会上宣布启动 NASA 计划,这个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同名的计划意在从机器学习、芯片、IoT(物联网)、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技术入手,实现“在未来 20 年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服务全球 20 亿消费者,创造 1 亿就业机会,帮助 1000 万家企业盈利,就像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驱动人类科技和生活的极大进步,阿里构建的新经济体也要建立在新的技术之上”的愿景。 淘宝和天猫背后的电商业务是阿里目前的主要业务,高速增长的阿里云业务还有新零售大文娱等等构成阿里的侧翼和潜在增长极可缓解马云对未来 10 年的焦虑,至于更新的 NASA 计划,就是阿里和马云为未来 20 年考虑的。 即便是在考虑 20 年后,不过这并不意味着 BAT 现在就可以慢慢磨时间,尤其在人工智能专家资源极其稀缺的状态下,谁起步慢,谁不重视人才的价值,谁不主动触及消费者,谁就可能在几年后欲哭无泪。 (亚马逊 Echo) 而像是亚马逊这样执行力和号召力强大又找到了正确路子的科技企业,是人工智能领域后发先至的典型,证明了这条赛道你追我赶的状况。 从 2014 年开始慢慢起步的阿里人工智能如今已经有了不少的落地产品,包括前不久能够取代保险行业中定损员核心工作的「定损宝」,不过落地到硬件上,天猫精灵 X1 还是阿里人工智能的第一次。 外观:低调不惹眼苹果的 HomePod 是在先前的 Mac Pro 上套了一层网袜,Google 的 Google Home 则是肚子圆圆的一个小胖墩,若说设计风格,天猫精灵 X1 其实和亚马逊 Echo 类似,更规则的圆柱形和哑黑色泽并不惹眼,既不性感也不算可爱。 (苹果 HomePod) 不过作为一款不需要时隐匿,需要时现形的带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类产品,浑身布满跑马灯,外形棱角分明,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炫酷音箱并不是它的定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