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腾讯客服给我打了一个电话,问你最近玩王者荣耀是不是充值啦?我说是啊。是不是你本人充的?我说是啊。他说那你成年了吗?我说我成年了。他说好的,再见。我自己是很诧异的,不知道这个电话回访是基于一个什么标准,有人说我的战绩太像小学生了,引发了客服的怀疑。不过更可信的一个理由是,有一个短期充值的标准,过了这个值,就要确认一下。 同步的,腾讯也上线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健康游戏防沉迷机制: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一键禁玩;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每天限玩1小时;强化实名制认证。其实这个机制我个人还是觉得避重就轻了,让小学生不能打排位,只能打人机才是最我们这些成年付费用户的最好抚慰。你让他只玩一个小时,难道就没有危害了么? 不过很多人还是站在腾讯一边,觉得《人民日报》有些过虑了,不就是一个游戏吗,这么大的人了谁小时候没有沉溺过游戏啊,现在不也都好好的长大了么?况且就算不沉溺王者荣耀,也有别的要玩啊,就算是不玩手游,也没准沉溺小说、电影之类的其他娱乐啊。所以,单纯指责王者荣耀,是有些委屈的。 这个观点,其实还是不太懂游戏的人说的。王者荣耀的问题和游戏本身有关系但关系不大,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付费的机制,这个机制坦白说确实不适合小学生,如果这个机制不针对性修改,他玩一个小时和三个小时的差别也不太大,毕竟他付费不是买的游戏时间,买的更多是道具,尤其是皮肤。 我们之前沉溺游戏,那是真的沉溺游戏。家长不在就偷着在家打一会儿小霸王,或者攒点钱就出去敲街机。但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小学生沉溺的是什么?是荣耀啊,排位啊,高端皮肤啊。这个逻辑和腾讯QQ当年的挂太阳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挂太阳的机制可能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就是你QQ在线的小时数,可以累积显示出来,积累到一定量,就会有一个太阳。后来因为社会影响太糟糕了,各大单位都反应我司员工晚上不关电脑挂QQ等级,大大的费电。后来腾讯改了这个机制,变成了每天在线两小时就可以计数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机制问题,诱发了人们心中不良的攀比心态,带来了一个影响社会的后果。你能说这是QQ用户沉溺聊天么? 当然,类似的机制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微信阅读十万加,不标出来的时候,大家还正正经经写文章,标出来的时候,大家要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去想题目。于是标题党就开始盛行,其实挤压了严肃内容的空间。其实对于内容提升来说,阅读量丝毫没有任何帮助,但这个机制,诱发了大家的比拼,于是也就有了今天的局面,是好是坏大家心中自有主张。 我们回到王者荣耀的问题上来。小朋友是很热爱攀比的,以前我们做儿童手表,开始就有很多老师抵制,他们的意见是,如果有人戴了,其他人就会攀比,也要买,最后就开始形成了有表和没表的阶级,对孩子成长其实不太好。所以小学生都要穿一样的很丑的校服,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有这个原因。都穿校服,你就分不出谁有钱,都很丑,大家也都消停。从这个角度你再去看卖皮肤这个生意,是不是就会觉得哪里有点不对了? 网络游戏的付费,本来是很健康的,那就是按时间付费,atv,里面一切公平,比如《魔兽世界》。不过这样的机制,做的不好的游戏就很难有那么多人同时在线,也就赚不到这种时间的钱。于是,中国式的免费游戏,付费道具登场了。谁发明的,我不说了,反正是个深谙中老年小孩人性的著名企业家。这个模式就成了,没钱的免费陪玩,有钱的花钱当老大的阶级模式,然后果然大获成功。很多土豪上百万的往里砸,要是这钱用来买魔兽点卡,够他玩三代的。这个逻辑也就成了后来网游的主流逻辑,《魔兽世界》这么顶级的游戏,大家却还在为了有没有月卡这种块儿八毛的事情吵的不可开交,真是悲哀。 腾讯游戏的威力其实不在于游戏,而是在于社交。比如跑酷,大家以前都跑神庙,后来就去跑天天酷跑,为什么?朋友圈有排名啊。就连一个计步器,大家也要争,我朋友圈一大堆每天走几万步的神经病,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走路去天津上班。当然,如果是成年人,这么不成熟也就无所谓了,反正活着谁都要有点追求,人家追求朋友圈走路第一名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小孩子就不一样了。这种攀比还是会比较扭曲小孩子们的价值观了,我们成年人面对黑暗现实的社会就够压抑了,小学生们也要去面对他的皮肤比我的好看,我也要去偷妈妈点钱,我喜欢她,就送他皮肤,她为了更多的皮肤,就开始做小学交际花这种事情,实在是更加可悲的。因为这没有多少钱啊,一个英雄五十多块,一百个才五千多,一个顶级皮肤168块,你不是神经病都买齐,也就几千块够了。我充了几千块,就没啥好买的了,但是这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天文数字的。坦白说,为了这点钱,扭曲一个童年,其实不太值得。以前大家都怕成年人给块糖把孩子拐走了,现在给个皮肤是不是吸引力更大啊。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