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量为什么开始变现? 从百度指数上搜索我们可以看到,粉丝经济基本上是微博时代的一个产物。而从 2015 年开始,第一届中国社群领袖峰会之后,社群和社群经济这个词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个词也正式成为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名词。 今天我们所说的社群,准确的说是互联网社群。因为社群这个名字作为一个社会名词,他一直都存在。而今天,我们是基于互联网环境之下,人们在互联网上重新构建人际关系。基于不同的主题跟标签,人们重新在一起的过程。 蓝色这条线表示技术化,逐渐向下代表着成本越来越低。因为技术发展以后,随着摩尔定律,技术成本越低。那红色那条线的较社会化。那随这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个性、需求逐渐得到满足,社会化的成分就越来越强。 图的左边:当技术成本很高的时候,压抑人的个性、需求,让他像机器一样工作。人是机器的一部分,是以技术为主导的传统经济时代。 图的下边(百度指数):早期互联网上建立社群的时候,那应该是QQ同城BBS论坛的时代,那个时候还是需要技术门槛的。随着技术门槛的不断降低,人们现在可以很方便地、零成本地、建立线上的社群。人的需求开始爆发,所以我们讲今天的消费升级。因为人的需求爆发的前提是,实现需求的成本变的很低。 图的右边:发生了反转,开始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技术成为满足需求的手段。 蓝色这边是商业资本,红色这边是社会资本。那他们两个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最大区别是商业资本越用越少,就是钱是越花越少的。社会资本是什么?社会资本跟商业资本最大区别就是:社会资本越用越多。 蓝色这边,产品、原材料,是我们说的资产。而红色这边呢,用户的行为是我们的资产。今天说的流量能够变现,是因为流量已经成一个资产。流量表现为用户的行为。 去中心化就是,以技术为成本中心的时代,中心被去除了。在社会化角度说,多中心时代来临,就是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中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群主的时代到来了。 社群经济指的是是红色的一边。社群经济时代,是以人为主的时代,以人的需求为主导的时代。 任何商业模式,或者社会价值,都有一个红利基础。我们在讲互联网红利的时候,我们分两部分:技术的红利跟人口红利。技术的红利表现为成本越来越低,人口红利表现为人的需求爆发。 人的需求爆发代表什么呢?就是我们大家有多少个群,就代表着你有多少个人的标签,你的线上群的数量,群的名字其实就是你个人人格的拼图。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现象:社群人口远远大于社会人口。比如说我个人,有五百个群置顶。这个圈子里面我的数量还不算多的,直播,有很多身边的小伙伴儿都是拿着几个手机,上千个群置顶。 以微信群为代表的事情方式,就是每一个群都聚集了一批人,他们有共同的标签。这群人可能会有共同的需求,那可能就会有相应的商业价值或者社会价值存在。 左边是产品,右边是用户,下边是成本,上面是收益。商业创新理论:你跟他一个基础模型。任何商业模型都是由这四部分构成的,就是多少产品实现成本多少产品,多少成本实现用户,产品以什么价格卖给用户获得收益,可以用这个四个维度来解构一切商业模式。 在产品经济的时代,是以产品为核心的,我们叫规模经济。它是靠产品的销售规模乘以毛利率来实现商业价值的。所以这个呢,就是在技术上要降低成本,然后销售上增加规模,但是他有一个悖论就是: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以后,会导致市场的饱和。 传统的产品经济时代,就是要不断的研发技术降低成本,然后开拓新的市场。表现为:美国英国的公司到中国来建厂,因为中国的市场比较大,劳动力成本低。 用户经济这边,是以用户的行为资产为核心。我们在研究用户经济的时候,是没有产品概念的。因为他是研究用户——围绕着一个用户,他有多少的周边需求。他讲的是范围经济,就是一个用户的需求范围较充分被满足。他的方向是走向平等化。 产品经济跟用户经济里边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人开了加油站很挣钱,第二个人也开了个加油站,也很挣钱,第三个人又开了个加油站,很挣钱。后来就开了二十几个加油站,结果大家都不挣钱了,就是市场饱和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