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有生产商,生产商上面有OEM在做研发;还有一些神州、滴滴这样的运营公司,这些公司以后它像出租车公司一样,来调拨调配自己所有的车辆在路上跑;还有很多服务性的公司,包括充电桩、停车场。 所以,我觉得真正做到无人驾驶肯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去做。 钛媒体:华平C轮和D轮投资摩拜已经是挺难的一个阶段,怎么投进去的?达到预期了吗?(钛媒体注:当时摩拜和ofo的投资被腾讯和滴滴引爆,进入摩拜的投资局已经非常之难。熊猫资本合伙人李论说过,当时一两百万美元的份额都争得很厉害,贝塔斯曼中国合伙人龙宇告诉钛媒体,其凭借和摩拜董事长李斌的个人交情才得以跻身C轮,并且从好友刘二海(摩拜的早期投资人)处获赠几个点凑成了整数。) 陈伟豪:当时肯定是希望越多越好了,但是因为有很多像腾讯这样不错的投资人,所以肯定没有拿到我们非常想要的额度,但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额度。 我们可以拿到不错的额度主要是以下原因。 第一,我们了解出行行业也投资了很多企业,可以真的给公司带来一些协同和帮助; 第二,由于对行业的理解,做决策的时间会比别人短; 第三,公司的早期投资人李斌(摩拜单车天使投资人,董事长),二海(刘二海,摩拜单车早期投资人),我们和他们的关系很好,这里面肯定帮我们做了一些推动。 后来我们觉得C轮还不够,所以D轮就领投了。摩拜这么热,肯定有很多投资人进来,我们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董事会席位的。(据钛媒体了解,截至目前,摩拜单车的股东成员为39个,占据董事会席位的是6个。) 钛媒体:华平当时投资摩拜的时候看过ofo小黄车吗? 陈伟豪:当时我们其实对两个公司做了非常详细的比较,但是觉得摩拜是一个更合理的商业逻辑。 小黄车现在要做智能锁,实心胎,包括原来说99块钱押金,甚至有一段说不要,现在又涨到199块钱,这些动作都是在跟着摩拜的商业逻辑和产品设计走。从一个团队一开始的商业逻辑上,你可以判断这个团队好,还是那个团队好。我们当时下对了一个赌注。 钛媒体:现在有很多共享项目,像雨伞、充电宝之类的,有考虑过投资吗? 陈伟豪:我觉得要回归商业本质来看,有些能共享,有些不能共享。 像共享篮球,在体育场边租一个篮球,当然会有人用了,但是这可能是一个公益性的项目,不是值得投资的企业; 共享雨伞也一样,下雨天一般自己都会带把伞的,不带伞的人偶尔在路边买一把伞也没多少钱; 我只用过一次共享充电宝。我们认为共享充电宝这个模式还有待观察。 钛媒体:很多汽车也在做共享,您怎么看? 陈伟豪:汽车我觉得肯定是值得共享的,因为这个资产比较贵,拥有车辆的成本本来就很高,而且从绿色出行角度出发,共享肯定是大方向。 汽车共享和无人驾驶,整个城市大共享是分不开的。最好的用车体验是什么,你走到楼下的时候用手机去定位一辆车,在路边就把它开走,开到一个只要能停车的地方就把它停下来,然后还掉车,这是一个最好的最优的用户体验。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公司在没有达到一定规模情况下,利润还没有出来,它布得不够密,使用频次还不够高,所以这是一个时间、速度和资本的问题。另外,城市的基础设施,例如停车位和充电桩等还没有做到开放和共享,这也需要政府的共同推动。 钛媒体:中国人对汽车的私有观念还比较强,会不会和汽车共享有一些博弈? 陈伟豪:大家的态度会越来越开放,85,90,甚至于00后并不一定像我这辈人一样,要有一样东西。房子现在大家都可以不买,都可以租。 以后的汽车共享有两个可能的模式,第一个是个人把车共享出去,直播,还有一个是平台把车共享出去,就是把租车公司做到极度碎片化,一个租车公司,拥有了可能几百万辆车,全部用技术化的手段去接人,司机也没有,我们自己不会再拥有车了,不会再需要车了。 钛媒体:在新能源造车这个领域,华平投资了蔚来,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