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一夜间打掉了曾经庞大的低端自行车零售市场,也就是多数车企过去赖以为生的市场,如果共享单车的订单没了,他们也永远回不到自己的过去了——再也不会有消费者自掏腰包购买他们的低端自行车。 当然,那些单价在 1000 元以上的共享单车订单,确实在逼迫车企能力升级。铝合金车架、实心轮胎等,都要求企业重建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和整合的能力。部分共享单车公司要求车企按欧盟的标准生产,从化学毒性、结构安全、强度安全上都有严格要求。 据《南方周末》报道,有的共享单车公司对生产企业有很高的要求,比如一辆车要经得住 25 万次震动等。这样的标准,让接单的车企被迫走上了一条门槛很高的道路,并在此过程中全面更新企业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能力。 所以,共享单车对中国自行车行业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还真不是一个可以简单下结论的问题。 如果热潮退去,中国自行车制造的产业格局、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有了更多的底气不依赖价格,站到全世界的竞争舞台上,那就是好事;如果只是将劣质自行车从工厂、从商场转移到中国城市的街道上,将资金从 VC 手上转移到早该被淘汰的自行车厂的手上,那就真的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ofo 独力拯救了中国自行车制造吗?请拯救自己的劣质共享单车产品先,我不相信 300 元成本的共享单车担得起拯救一个产业的职责和荣誉。 沈星佑[email protected] 邮箱3 爱范儿| 原文链接· 查看评论· 新浪微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