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真正了解一家公司的价值观,首先要了解它的员工,特别是在公司创始时期就加入的老员工,他们作为一家公司的亲历者,可以说是企业文化沉积的“活化石”。那些在老员工身上存在的“共性”,就是一个公司企业价值观最真实的写照。 网易在20岁生日之际,找来了在创业初期就加入公司,平均在网易工作长达17年的“元老级别”员工做了个采访。透过这个员工采访视频,我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一定程度上描绘了一个更为真实的网易,更透露出了这家互联网公司的衍进风格。 有情怀的企业:食人间烟火,却并不沉沦于世间淤泥 让人选择一个工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钱途”好、能实现财务自由,铁饭碗、工作稳定又清闲,大公司、说出去“倍儿有面”,有点小权,团队融洽、同事之间好相处。这些因素统统是外在刺激,因为究根到底它们都和工作本身无关。 如果一个人愿意去做一件事,不会过多地考虑这些外在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想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叫情怀。从网易元老员工的采访中,我们在他们和他们口中的丁磊身上看到了这种情怀。 在回忆网易创业初期的故事时,好几位老员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那时候人不多,大家什么工作都要做,但是很开心,因为团队志同道合,一起为喜欢的事情努力也就不会觉得累。可以说,是对互联网的热爱,让这些年轻人在20世纪末互联网尚未形成一个行业时,加入网易。 而网易在20年里,也坚持兴趣管理和放权,保护这种深植于企业血脉中的热爱。前网易产品经理郭子威、蝉游记创始人纯银曾表示,在网易的5年多,都没经历过KPI文化,产品做得好与坏主要靠产品经理的内心热情来驱动,不靠金钱驱动,更不会为了完成数字而打乱节奏。 事实上,作为网易的创始人,丁磊本身就是因热爱而工作的典型。丁磊的朋友、财经作家吴晓波接受《人物》采访时,曾这样概括丁磊:“一个互联网的信徒,一个为兴趣而工作的人。”不论是网易公司本身,还是网易旗下网易味央、网易云音乐等产品,都很大程度是因为丁磊个人的情怀和兴趣而诞生。据说在网易云音乐面世之前,丁磊认为市场上的在线音乐都很low,于是他大手一挥,只留下一句“做音乐是为了灵魂的对话与沟通”,云音乐项目就这么被立项了。丁磊对音乐的热爱在老员工的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据网易一位17年资深员工回忆,在网易公司还在广州好世界广场36楼时,丁磊常常在办公室把音乐播得很大声,让人印象最深的歌竟然是《青藏高原》。 网易的这种情怀还体现在自上而下“对钱看得很淡”,丁磊本身可以说是在大谈钱钱钱的互联网圈里的一个“异类”。记得有媒体报道,对于自己曾经的首富头衔,丁磊表示:“只有老板才觉得首富了不起”, 2003年至2004年,他蝉联福布斯首富,却借口出国休假,拒绝了所有采访。 在采访视频中,谈及网易的震荡期——上市、停牌、股价回升、老板成为首富等与自身“钱途”、甚至是“饭碗”相关的事情,网易老员工也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淡然。大话系列游戏的开发者之一在谈到网易“停牌危机”时表示:“大家对于这个其实没有担心过,我们只担心我们的产品出来会有问题,能不能把游戏开发成功。” 可以说,网易是一家从老板到员工都食人间烟火,却并不沉沦于世间淤泥的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情怀、兴趣、热爱对他们的激励也许远大于那些外部的刺激,“这个产品成了”、“这个产品用户喜欢”是比完成了多少KPI、拿了多少奖金更诱人的事情。 有道德观的企业:一群工匠以“断腕”的精神来雕琢产品 在互联网界,“壮士断腕”不是个陌生词。在有些公司的公关稿、危机应对声明中,总是高调地写着这四个字,借此向用户表忠心:“为了你,我愿意放弃既得的经济利益”。 在网易和丁磊的口中,我们很少有机会听到这个“大气磅礴”的词。但向来低调的网易却曾经因为几次“壮士断腕”在业界狠狠地高调过一把。十多年前,在SP业务大红大紫之时,丁磊却因为看不惯公司为赚钱不择手段地设定用户订阅陷阱,选择退出市场,在当时,这相当于砍掉了网易40%的收入来源。在同城约会产品涌入大量“小姐”时,丁磊也主动关停了产品。丁磊就这样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以产品做最好的传播,有所为有所不为,表现得近乎“洁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