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和部落间的鸿沟会在人类社会中不断扩展、加深,“原子化”社会正在来临。 我最近一直在玩一款音乐创意短视频。上传短视频的人,或者跳个舞,或者对个口型,或者搞个怪……再跟平台提供的音效和动作特效结合,看起来挺搞笑。 这款音乐创意短视频是团队里的小伙伴介绍给我的,她因为想写篇这个产品的稿子,下载APP体验了一把,然后在团队里做了推介。 不得不说,年轻人跟新奇炫酷的东西有天然的互吸力。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团队需要研究各种新出的APP、形形色色的新鲜内容。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总处于被扫盲状态,开奖,年轻同事口中冒出来的那些人和机构,年轻人交流起来,完全不需要加背景介绍,而我,经常要问:你说的那个姜思达是干什么的?什么叫“男频”?刚刚提到的“有妖气”是家什么公司…… 代沟特别明显。 有些听说过的,比如《奇葩说》,我至今一集都没看过,但我们团队的年轻人没有没看过的。我特别好奇:每天跟你们工作在一起,也没觉得你们看了什么特别的东西,怎么你们都看了,而我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 他们都笑了:这只能说明你老了! 看来想不承认代际差异也不行了,以前觉得,除了年龄比这群90后大十来岁外,大家能平等地讨论工作和生活问题,在很多看法上还能达成一致,并没觉得有什么隔阂。但一谈起内容的接触兴趣和习惯,就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了。他们对新奇酷炫的东西如数家珍,而我也终于变成了小时候眼中那些不能理解自己的“大人”。 但我又分明感觉到,他们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看《奇葩说》,不粉薛之谦……他们也不能理解比他们更小一些的年轻人的想法。直白地说,就是90后不懂00后,我们团队90后的口头禅是:“真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个。” 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我突然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由于大家的媒介内容接触不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鸿沟。以前的代际鸿沟在两代人之间尖锐展现,是子女辈与父母辈之间的紧张与矛盾,两代人在“三观”上隔阂严重。而现在的代际鸿沟,早已不是以20年、30年计了,而是以10年甚至5年计。也就是说,现在的鸿沟越来越多。以前,只是两代人之间有隔阂,现在你几乎跟每个年龄阶段的群体都有隔阂了。 以前,在代际鸿沟的两边,长辈占据着优势,他们所秉持的观念是社会的主流观念,形成的文化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而年轻人所喜欢的那些,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喇叭裤、迪斯科;90年代的明星,还是2000年后的网络游戏,都只能算是亚文化。这些亚文化需要经过长久的努力,才能终于被主流文化所接纳。 但现在,谁说自己不能理解90后或00后,谁看不惯90后或00后玩的那些东西,基本上就像在自我宣告没有跟上时代,没有成为新社会环境下的主流人群,所以,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中坚,都在争相向年轻人示好,期待能跟他们对话,跟他们交朋友,不被他们轻视或抛弃。 而年轻人所追随的文化,不论是玩直播、Cosplay,还是创作同人作品,或者展现出不同的性取向,等等,现在都没有特别亚文化的感觉。而且,人们发现,现在已经很难清晰地描述社会主流文化是什么样的;相反,一个个亚文化创造出的文化多样性,直播,成了社会的主流。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社会会经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三种社会形态。在麦克卢汉的观点提出几十年后,人们发现,“重新部落化”确确实实发生了。地球上数十亿网民基于兴趣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部落,这些部落如同远古时代的原始部落一样,互相平行和独立,部众们在部落内部分享着兴趣与信息,互相之间不相往来,差异巨大。 现在,即使社会中的各种亲密关系,如夫妻、亲子、同事、朋友等,也因为基于不同的媒介内容消费而被“重新部落化”地离散着。这些关系中的两方,经常因为使用不同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越来越缺乏共同话语,这渐渐成为常态。 代际和部落间的鸿沟会在人类社会中不断扩展、加深,“原子化”社会正在来临。 完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合作、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