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不考虑运维和人员开支,计算投放车辆本身的硬件成本。以谷歌的无人车Waymo为例,在占整车成本最高的激光雷达市场价格已经下降90%的情况下,车载硬件成本占比仍然高达1/3,仅单辆车的制造成本就要7-8万美金。而这还不包括研发人员与车辆运营维护的成本。 中金估算L1/2 半自动无人车和L3/4全自动无人车分别对应的单车硬件成本 而无人车要想真正量产,实现上路使用,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让无人测试车对复杂的地形和路况做数据积累。谷歌仅在凤凰城就至少投放了500辆L3/L4全自动无人车。 以单车成本7-8万美金测算,仅一个城市的测试车与传感器的硬件投入成本就高达4000万美金。 同样,我们以2015年12月百度初次测试无人驾驶功能使用的宝马3系为参照,并结合中金测算的车载硬件成本,百度的单车成本应该也在5-7万美金区间。 这意味着,百度想要保持在无人车领域的竞争力,也至少需要投入和谷歌一样的资金在测试上。 此外,无人车研发的真正的大头成本其实来自于对人才的投入。 这也不难理解,科技发展进步的核心就是人才,人才稀缺导致“脑力”成本的上升。现在,atv,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如果具有无人车相关领域(视觉感知,路径规划,规划算法)的项目经验,可以在硅谷轻松找到一份年薪30万美元起的工作。 谷歌攻关无人车技术8年,光是在一位顶尖工程师的薪资上,就花了1.2亿美金。福特汽车甚至花了10亿美金,投资Argo AI这家刚刚成立几个月、只有三个人的公司;因为他们仨是从谷歌无人车团队出来的。 还有最近令人咋舌的英特尔150亿美金收购Mobileye的案例等等,这些都表明,巨头不惜下重金锁定关键技术人才,为我所用。 因此,粗略估算要做无人驾驶,企业每年至少需投入几亿美金。 其次,我们再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分析各巨头在无人车领域的投入。 无人车是汽车领域门槛最高的核心技术,不论是直接经济投入,还是战略投资产业链企业做布局,巨头们都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攻关。 比如,通用花了10亿美金收购Cruise;福特斥10亿美金收购Argo.AI;Uber则用6.8亿美金收购OTTO。大众、丰田、宝马、奔驰砸的钱也将会有几十亿美金。 至于百度,已离职的王劲声称已投入了200亿人民币。联想到此次的海外发债,不排除百度会有海外战略投资,布局关键上下游企业,以及笼络人才等进一步的动作。 所以,要想在这波无人车的大浪潮中赢得胜利,“广积粮”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百度在现金流充裕的情况下,进行大额低息融资的根本原因。 三、分析与展望 第一,百度想制胜AI时代,开奖,要定义好的应用场景。 目前百度在技术积累上占有先机,但与腾讯掌握社交场景、阿里掌握消费场景不同,以搜索作为入口的百度,更需要思考AI赋能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能为目标用户创造什么价值。 毕竟AI只是底层技术,随着时间推移,它会慢慢成为标配,逐渐褪去神秘感。届时,AI技术不是稀缺的,稀缺的是找到好的应用场景,定义好的商业模式,那才是王道。 第二,百度的AI战略布局更多元化,形成了短中长期的协同互补。 一方面,无人驾驶极具商业前景,但投资周期非常长,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耐心去等待市场与技术的成熟。 无人驾驶是尤其mission critical的领域,对精度的要求极高,不是简单地提升到99%就可以的。在交通法规的要求中,需要达到99.9999999%的精度才能推广运行。否则就是以牺牲人类生命为代价的科技试错。 而AI的发展也处于Gartner曲线的第一波上升朝,之后还会经历曲折波动,甚至是阶段性的衰退,会有很多不明朗的情形出现。 因此,百度All in AI,未来也会面临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没有坚定AI大方向的决心,很可能会在科技创新的瓶颈期动摇。百度必须要有10年的耐心,去开发无人驾驶这块璞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