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做个游戏,atv,你找个朋友帮你念一组数字,比如下面这样: 0924498570937894890268753940213983579 这是我随手瞎敲的,你也可以叫你们家猫帮你敲。然后,你不要看,你的朋友帮你念出,一秒钟一个数字。试试你最终能背出几个,测验一下“短期记忆能力”。 我在多个场合为上百人测试过,基本大部人都在记忆4位数到15位之间——别担心,我就是只能背出4位的那一小撮人。不丢人,很多时候,手机验证码只要是6位,我就可能背错。(产品经理们啊,4位的验证码才是人性化的验证码。) 你猜猜受过训练的冠军级选手能背出多少位?如果你按照奥运会项目来参考,比如世界跳高记录在2米45,而你能跳1米,是你的两三倍;世界举重记录在二百多公斤,而你能举大几十公斤,也是两三倍;世界百米赛记录是9秒58,而你再慢二十多秒也跑到了吧?还是两三倍……这样说来,你能背十来位的数字,你推算顶尖高手,这种瞬间短时记忆,能背多少位? 三五十位数吗? 抱歉,是432位数。是普通人的三四十倍。如果回推到跳高,那就意味着有人能跳过三四十米,也就是十几层楼那么高。 上面是第一个故事。我们继续第二个故事,话说,北洋政府段祺瑞时期,日本28岁的四段围棋手“高部道平”来中国旅游,顺手横扫了半个中国北方的围棋界。段祺瑞一生不喜吃喝嫖赌,就好下个围棋,这叫一个不服,好容易找出全中国最顶尖棋手,在南京展开车轮大战。结果,通通被高部道平打到让两子——拜托,这是专业选手灭业余选手的虐法。 而高部道平告诉段祺瑞,那啥,我仅仅是个四段哈,在俺们老家,只有五段以上才算高手。至于九段高手,是我这辈子不敢奢望的境界。 整个中国围棋界当时像被抽掉了脊梁的老狗,全都颓得快疯了。知耻近乎勇,有啥借口呢?围棋规则在那里摆着,绝对客观,绝对公平,你下不过就是下不过。也正因为输得太特么惨了,所以几乎是毫无保留的开始探究并学习日本人的搞法,比如废除“座子”这种古老牵绊,比如段位升级评定,比如各种正式赛制……然后,还送小朋友去日本留学,学习职业化。 最终,送出一个奇迹—— 一个叫吴清源的孩子。这孩子,在全套日本职业围棋体系下成长,成长为一代围棋之神。在他最辉煌的岁月里,17年里下了10次十番棋,把所有日本顶尖高手打降了级!被称为“昭和棋圣”。如果把围棋写成武侠小说,唯一的一个“独孤求败”,没有悬念,只能是他。 第三个小故事: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阿尔弗雷德·柯尔托是世界上最牛逼的古典音乐家,他当时演奏的《肖邦24首练习曲》被认为是权威经典演绎——那啥,你知道留声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把?1877年。所以,今天我们仍然能听到这位当年横扫乐坛的大学阀留下来的演奏典范——稍等,只不过已变成反面教材的典范。 今天的任何一位职业钢琴家,都可以嘲笑当年这位顶尖高手的水准,“我去,我喝醉了都比他弹的流畅!”甚至有这么个说法,当年鼎盛时期的大神阿尔弗雷德·柯尔托,穿越到今天,如果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其技巧是通不过的。 这,直播,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练习》一书中,有非常详实的调研。其结论是,最近几十年,人类在训练音乐演奏方面,拥有了接近完美的高效训练方式。使得今天能考进音乐学院的任何一名普通学生,也比80年前最顶尖的演奏大师强不少——而且,同样在音乐学院学生中,拿小提琴来说,普通学生、优秀学生、杰出学生三者之间的区别,你猜是什么?唯一的区别,就是训练时间!普通学生在18岁前,花在小提琴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优秀学生是5301小时,而杰出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你可以认为,普通还是杰出,反正都在一个学校,训练方法相同,区别就在于堆时间的多寡。 这三个故事讲完,聪明读者应该已经知道我要讲什么了。一件新鲜有价值的事物,出来后,实际上是分成三个阶段的: 1、寻找方法论; 2、修正方法论; 3、遵循方法论。 在第一个故事里,世界上几乎所有未经训练的人,都不会背超过20位数字(即使他平时显得记忆力超群,也不可能。)而如果你学会了一种叫“视觉宫殿记忆法”的技巧,几个月时间,你就能突破到三四十位数,哪怕你是普通人,也会立即被你的同学同事当成天才看待。在一种“大家都懵逼”的阶段里,谁也没方法论,那么,谁第一个找到突破口,稍微有了点有用的方法论,就立即胜出。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