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影人除了做好手头的工作,还能做的只剩下改变自己心态了,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正常的,不要过度担心,只是历史走了个弯路。 文 | 韩洪刚 上海电影节上,依然有人会提起当年上海电影的风光。那时候上海是东方好莱坞,几乎孕育了整个中国的电影。 如今风光不再,不论从资金、技术还是人才哪个方面来看,北京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心,中国重要的电影公司,总部几乎都在这里,平时华谊的去影院谈排片,说不定恰好就看到光线的人从里面出来。 同行是冤家,尤其是两家影片撞档的时候。所以尽管彼此相熟,但经常因为工作处于彼此的对立面,在2016年,因为市场不景气,这些矛盾进一步放大。 好在有上海电影节。没什么矛盾是一顿小龙虾解决不了的,一群人在北京几乎不相往来,但上海电影节的时候,却纷纷摆了小龙虾宴,攀交情,也聊行情。平时很少同台的大佬,也终于在上海电影节上,齐齐坐好,指点整个行业。“电影公司要为BAT打工”、“中国电影市场即将超美”,这些论断都在先前的电影节上诞生了。 但今年不论小龙虾宴上,还是大佬论坛上,都少了很多宏大命题。 2016年在失望中结束,整个行业第一次认识到,依靠电影院带来的直接红利已经结束,依靠低买高卖既有资源牟利的方式将难以为继,电影行业必须发生改变,电影公司的运作方式也需要调整。 在上海电影节上,改变已经开始。 对观众来说,过去一年电影行业最直观的变化是,没有好电影了。 观众会说编剧不行,编剧会说导演乱改剧本,如果导演的名字是冯小刚,他会说是垃圾观众养出了垃圾电影。 总之各有各的道理,但再多的道理,也没能变出一部好电影来。 现在想拍好电影更难了,36氪听到多位从业者抱怨,今年基本上没办法从投资人那里拿到投资,他们对电影项目格外警惕。 两年前,一批投资人跨界进入电影行业,轻松获得高额回报,在没有其他投资标的的情况下,一波又一波投资人闻风而上,一些项目甚至只需要PPT和一句话梗概就能拿到钱。这些投资风潮也招来了扎堆的烂片,一大波投资人就毅然决然地选择和资助了一批先天不足的项目。 这些烂片伤害了电影市场,而电影很难拿到回报,于是投资人又望风而逃。理智的投资人,也因为还没落地的中美电影新协议,而摇摆不定,他们回去选择更安全的投资产品,于是有论坛在电影节的地盘上,讨论起怎么拍网剧和网大,这在以往会被看成异端。越来越多的钱流向网剧网大,流向动画。华谊的王中军不得不质押自己手上88.5%的股票,来维持华谊运转。 拿钱难,开奖,找好演员也不容易。 冯小刚骂了观众,也不忘骂演员,他点名批评了孙红雷,说他现在成天忙着上综艺,都不演戏了。资深制片人黄建新也说,综艺让很多演员没时间拍戏,“毕竟同样的时间,综艺赚的钱是电影的十倍。”这就导致中国演员的档期很难敲定,对于当红的演员,要“提前12个月到18个月去预约”,他感慨说,“在中国,合适的演员跟熊猫一样稀缺。” 黄建新格外羡慕好莱坞,在那里,演员提前一两个月就能预约上。好莱坞选角导演选角导演莎拉·费恩说,在美国,有约700位职业的选角导演,他们主要任务就是“从上千位候选演员中向导演推荐最合适的几位”,以及“推动演员之间的合作,以形成默契”。 综艺抢夺电影演员,其实是其他娱乐消费抢夺电影消费的一个缩影。2015年,无数人重述那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代发现的现象: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电影票房会好。但现在票房也跟着不景气了,是这个道理错了吗? 其实也没错。大萧条时候,人们会倾向于选择电影,因为电影是廉价的娱乐方式,花上几个镍币,就能放松自己。但在当下环境中,算上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和电影票本身,这实在不能算是廉价的方式。何况,很多影视内容可以轻易在网络上获得,正版资源大多也只需要花费每月15块钱,电影娱乐属性越来越弱,社交属性越来越强,能获得高票房的电影,大多得在社交网络上引发讨论。 作为娱乐产品,电影要面对电视剧、综艺、游戏、直播的竞争,作为社交产品,电影的竞争对手就更多了。于是,人们不去电影院,也并不奇怪。 这种情况下,甚至电影公司也开始远离内容了。 电影节开幕第一天,俞永福就说阿里影业不参与电影行业的竞争了。第二天,张昭也说乐视影业不再是单纯的电影公司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