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定调新战略:承诺不和内容公司竞争的阿里影业,要如何成为一家新基础设施公司? 来源:数娱梦工厂 原标题:俞永福定调新战略:承诺不和内容公司竞争的阿里影业,要如何成为一家新基础设施公司? 衬衫、长裤、皮鞋……2017年6月18日,阿里影业的新掌门人俞永福以一身标准“IT理工男”的装束登上了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舞台。这是俞永福在这个全亚洲最大规模电影盛会的首次亮相,也是阿里影业新战略的首次登台。 “阿里影业不想做一家传统的电影公司,我认为中国的电影公司数量不少了,不缺一家标准的电影公司。其实我挺想把阿里影业的名字改了,改成什么呢?阿里影业基础设施公司。” 对着台下超过300家的中外媒体,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巴巴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如是表示。
俞永福这里所指的基础设施并不是传统的电影银幕、放映机、影院场所这些硬件,而是通过通过构建用户触达、商业化和内容产业化为主的三大“新基础设施”来赋能电影产业。 显然,阿里影业正试图在重塑公司战略后打造一个新的业内印象:Who me?Why me?阿里影业从基础设施角度如何能够对电影产业的升级起到作用,能跟产业参与者形成生态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同台出席的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认为:“永福也许哪一天也会收回他今天说的话。但是现在阿里影业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我们是基础设施的使用者,而且永福承诺不跟我们竞争。但是我觉得有一天也许我们还是会竞争的,因为这个行业其实很小,大家做着做着就做成一样的公司。” 要信服于整个电影业,阿里影业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也将成为俞永福掌舵下的阿里影业一次全新的挑战和使命。 1中国电影把脉:怕的不是狼来了,缺的是基础设施服务 两年前的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一言惊人:以后整个电影行业都是给BAT打工。然而两年过去了,这个“狼来了”故事中的狼并没有来,而羊也并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壮。 王长田回忆说,马云曾经在投资光线的时候问过他一个问题,这个市场到底能做多大?能不能做到3000亿?如果做不到3000亿阿里就不投了,一个规模太小的行业并没什么好投的。而当时王长田的回答是:一定会做到3000亿。 但整个2016年,中国电影行业的票房增长远低于预期,全年457.12亿元的票房,同比仅增长3.73%。在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电影业的速度开始大幅放缓,这让很多专业电影人都指出,在银幕数激增、互联网补贴等一系列外部红利衰竭的情况下,中国电影产业亟需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 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不缺热钱,也不缺参与者,俞永福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本届上海电影节开幕论坛的主题正是对于“赋能下一个十年: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的探讨。
如果前文导语中所述,“用户触达、商业化、内容产业化”被认为是新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那么阿里影业究竟如何来诠释他们的核心能力呢? 最近的一个案例是在今年3月上映的《一条狗的使命》,这部由Amblin Entertainment 出品的宠物电影其实是一部小成本、小制作作品在美国本土获得了6000多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在转战中国市场后,直播,这部阿里影业主导发行的电影在国内取得了超过6亿人民币的票房,大大超乎了外界包括美国出品方的预期。 而这一数据背后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阿里影业的大数据宣推和智能发行。俞永福表示,《一条狗的使命》的很好说明了大数据宣发的用户触达效果。该片没有大牌明星参演,制片成本只有2200万美元,因此行业预估的内地票房是5000-8000万元人民币。
但作为影片的引进方,阿里影业从数据角度分析了该片的潜在观众,首先是天猫和淘宝上购买过宠物相关用品的电商用户,其次是在视频网站上观看过该片导演上一部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的视频用户;再次是淘票票中想看该片的用户,女性占比超过70%。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