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多年来致力于让仓库离用户更近一步,以此实现在2小时内完成交付。但它不可能付出高额的地租把仓库开到城里,和线下商家合作又很难获得对方支持(竞争对手为何要与你合作呢?)。 亚马逊一直希望将仓库前置,还研究过空中配送中心 而全食已经拥有了这样的网络,足以帮亚马逊将配送时效缩短至1-2小时。这使得Instacart(美国版京东到家,独角兽公司)相比于亚马逊的竞争力让人担忧,因为亚马逊因此掌控了流量、商品、交付,而O2O公司最怕失去零售店的深度支持,atv,尴尬的是全食是Instacart平台上第一大供应商,还曾投资过后者。不过该公司马上就放出消息说,全食订单不超过Instacart营收的10%,且所占股权不到1%。 Instacart拣货环节 多数人仍有个疑惑——全国431家店是否不够密集、难以覆盖大量消费者?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没那么严重,首先全食的选址主要在办公区、商圈和高端社区周边,人流量比较大(只有最好的选址位置才让实体店和电商存在巨大协同作用);其次美国的人口密度本身较低(这也是便利店业态在美国难像日本一样发达的原因),市内核心区位价值较高。它的问题主要在于“小众”,这点下面会谈到。 降低价格 尽管亚马逊官方称暂时还不会将Amazon Go应用到全食,但我认为这只是出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的考量。从长期战略来看,亚马逊将把Amazon Go的传感器技术、Echo、Fire平板等工具部署在全食,并通过后者完成线上订单,这可以改善杂货店的利润空间,并针对各种O2O公司、线下向线上转型的公司进行防御。 同时,全食是线下消费者行为和购买习惯的数据源泉。过去,线下交易数据与线上几乎完全割裂(甚至在同一个品牌内部),直播,而线下场景更庞大的数据资源一直让电商垂青,亚马逊将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全食坪效。未来消费者可以在全食店内获得下图体验(just kidding): 不出意外的话,亚马逊一定会将Prime与全食打通,提供99美元/年的食品配送服务。全食是将Amazon Prime客户转变为Amazon Fresh客户的入口,这项服务将增加全食可以服务的客户数量及其食品周转量。在低利润、易损耗的生鲜品类上,规模效应至关重要。 如此,更快的交付、更低的价格又可以让亚马逊的飞轮效应循环一次。 不过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针对这笔收购,最让人担心的是亚马逊与全食在定位上的不同。 平均来看,亚马逊的商品价格比沃尔玛要略低一些,前面也提到,亚马逊需要弥补服务低端消费者的能力,不过这与全食的定位恰恰相反。全食对商品的高定价为自己带来了带有讽刺的外号——Whoe Paycheck(高额支票)。正因如此,这家公司一直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在最近7个季度利润连续下滑。 被收购后的全食是进一步提价,还是走向大众市场?对亚马逊而言后者显然更合理,但全食能够落实吗?这又涉及到两家企业基因和文化的不同。 食品杂货店追求差异化带来的竞争优势,重视营销、品牌、客户服务、商品质量和店内经验。而亚马逊更像追求以成本为竞争优势的那一派,比如Aldi,其价值主张是以最低的价格提供可接受的优质商品。在企业文化上,全食就像“有机农产品”那样主张轻松开明,而亚马逊则出了名的“狼性”、追求效率、压力大。 但融合已成为必然之选,把眼光放回中国,从当年京东入股永辉再到阿里入股百联提出新零售,无不昭示着这一点。而中美“新零售”的异同分别是,两个市场都开始重构线下价值,但中国的传统企业更加落后,这也使得中国新零售不得不在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布局,甚至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实体业态。 无论如何,这都是进一步优胜劣汰的信号,和消费体验上的福音。 推荐阅读
亚马逊悄悄上线新功能“My Mix”,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商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