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丑闻已经影响到不少投资人的决策,有外媒称,Uber 的估值也已经跌落到 500 亿美元,降幅达到 15%。不论董事会还是外部观察者都认为,Uber 应该重塑公司文化,以应对近来的负面新闻,也为将来的上市做准备——一家混乱的公司可能保持增长,但很难在二级市场有所作为。 顶级管理和咨询公司 A.T. Kearney 主管迈卡·阿尔珀恩(Micah Alpern)说:“在我看来,他们需要的不只是一种文化上的改变,而是要从头开始创建一套全新的文化。” 董事会开始逐步替换卡兰尼克的亲信。阿里巴巴董事龚万仁(Wan Ling Martello)将进入 Uber 董事会。此外,Uber 还聘请哈佛商学院管理专家弗朗西丝·弗雷(Frances Frei)担任领导和战略高级副总裁,重新组织公司结构。前苹果高管波佐玛·圣·约翰(Bozoma Saint John)也来 Uber 担任首席品牌官,帮助修复 Uber 的公众形象。 但想改变 Uber 的公司文化,首先要改变卡兰尼克,这没那么容易。 Uber 董事会采用的是“亲创始人”管理结构,董事会九名成员中,有七名持有“超级表决权股”(super-voting shares),这些人大多是卡兰尼克的亲信,这让卡兰尼克有能力否决掉任何不利于自己的董事会决议。 在过去几个月里,尽管风波不断,但卡兰尼克和他的亲信依然能够安然无恙。 不过,上个月,卡兰尼克母亲邦妮·卡兰尼克(Bonnie Kalanick)死于船只失事,卡兰尼克的父亲也因此受重伤,此后卡兰尼克一直在洛杉矶陪伴家人,以至于董事会会议也从旧金山移到了洛杉矶。这起事故可能让卡兰尼克更想休息一段时间,多和家里人在一起。 最终,Uber 完成了这次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调整。 动荡中的 Uber 依然在增长。 Uber 也没有失去太多用户。今年二月“deleteuber”成了推特热门,据称有 20 万人删除了 Uber 应用,最终,卡兰尼克宣布退出特朗普咨询委员会,Lyft 下载量也短时间获得大幅增长。但 Uber 并没有伤筋动骨。今年第一季度,Uber 营收达到 34 亿美元,依然保持增长,亏损 7.08 亿美元,数额虽然惊人,比去年同期已经有所下降。不论中国区的受挫,还是最近的丑闻,都没阻挡 Uber 扩张的脚步。 Uber 的顾问塔斯克(Tusk)说:“顾客只关心自己。如果 iPhone 很惊艳,哪怕苹果公司让人恶心,也没人会在乎这事。” 不过,它已经没法忽视挑战者了。 Uber 的竞争对手正在成长。去年,它在中国败给了滴滴,今年,美国对手 Lyft 也正迅速成长。2014 年,Uber 还能以傲慢的态度来和 Lyft 谈判收购协议,但现在,Lyft 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年初的 18%涨到了 25%,公司宣称,一些忠诚的 Uber 用户,尽管他们大部分时间还在使用 Uber,但在 Lyft 上的开销也在上涨。 Waymo 与 Uber 的官司还没结束。Waymo 主要业务是研究无人驾驶汽车,是谷歌的兄弟公司,它控告 Uber 窃取了自己的专利技术。此前,卡兰尼克将无人驾驶视为 Uber 的未来,没有它,公司将很快失去竞争力。在这个领域里,Uber 的竞争对手有谷歌、特斯拉等公司。一旦诉讼失败,atv,公司在无人驾驶上的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 但 Uber 当务之急,是要填补卡兰尼克离开的空缺。 Uber 正在招聘 COO。此前他们一直在招募,但始终没有确认最终人选。董事会希望 COO 能成为 CEO 的伙伴,专注日常运营和 Uber 公司内部的文化与组织建设。其他高管的招聘也正在进行当中。 创始人卡兰尼克可能依然是公司的 CEO,但即便他回归,公司也不会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草莽时代结束,经理人时代来临,董事会与投资人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推荐阅读
苹果做了一档真人秀,我们或许可以叫它「美国好应用」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