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周刊》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身为东北人的作者激愤地说道,“懒成了现代东北人的通病。在南方,你可以到处看见30度高温下,民工挥汗如雨,干活不惜力的情形;而在东北,你会看见大家更愿意衣着光鲜,不管真实情况如何,也要刻意表现尊贵而不屑选择‘下贱’的劳作;许多青年宁愿游走江湖、给人看场,用鲜血和生命去搏杀,以期一朝富贵,也不愿意本分地干活,靠勤劳吃饭。” 事实是否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是东北人的懒,导致了东北的衰落? 一方国企养一方懒人 一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再也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大体呈现着和平繁荣的景象。因此,满洲国时期又经历了一次关内移民的大高潮,一直到1942年移民人数达到了120万。 在民国的关内人心中,东北是一块发财的好地方,极高的城市化也让其比关内更早地拥有市民生活的配套设施。哪怕是东北被日本占领后关内人依旧在大规模移民就能看得出来,此时的东北在某种程度上,是关内人的避难所。 建国后,情况再一次发生了变化。随着“共和国长子”名声的确立,开发北大荒等工程的实施,东北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形象急剧扭转,变成了人人具有“雷锋精神”和“铁人精神”的中华优秀儿女,这个印象一直维持到了改革开放之后。
计划经济曾经让东北骄傲,现在却拖了东北的后退 / 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之后,东北对其他地区的经济优势逐渐消失殆尽。很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得太慢了,几十年的国企发展也让东北深深刻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 国企和民企无法像民企那样优胜劣汰,既然岗位已经是“铁饭碗”了,那么还这么努力干嘛呢?可以说待在国家企业一辈子的人确实会显得懒散,但是这不是东北人特有的,而是全国国企员工的通病。 最近几年东北成为了中国经济的一个“污点”,毕竟大家都在迅猛增长的时候就东北在不停地扯后腿。这个时候,浓重的官本位思想和懒散的国企员工,这不就是东北经济之所以如此“拖后腿”的根本吗?虽然倒退几十年,全国都是如此。
冒水汽的烟囱曾经是东北最标志性的景致 / Wikipedia 留不住人的东北 总体上说,东北人也确实“懒”,但不是所有东北人都懒,而是不懒的人都逃离东北了。这触及一个东北人心中的痛楚——有出息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东北。 东北地区有着不弱的高等教育优势,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的11.3%,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的12.4%,专业技术人才210万人占全国的10%。然而,本地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员留不住,外来人才吸引能力弱,使得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 以黑龙江省为例,在改革开放数十年里,黑龙江省人才流失总量达二十万人,占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六分之一,而引进的人才总量还不到二万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出省二百余人。 大量年轻人才的流失,使东北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但是从侧面也能破解“东北人都很懒”这个刻板的集体印象了。当然入关的年轻人也并非全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不少“盲流”的入关也给东北人增加了“野蛮”这个刻板印象。
东北的教育资源并不落后 / 视觉中国 但如果撇除刻板的集体记忆,从这些入关的东北人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吃苦耐劳的品质。以东北人聚集地之一的北京为例,由于租金等原因,很多人无法住进北京市辖区,于是河北的很多土地也被东北人“占领”了。 比如距离北京50公里的河北燕郊,东北人据称占据了此地人口的一半。每天他们需要跨省上班,不仅为自己糊口,也不断给家里各种接济。混得成功的幸运儿会把家人乃至好友给接过去,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个村因此而搬迁的奇观。 很难想象可以用“懒惰”来形容他们,而且很多东北人在外已经闯出了名堂,只不过他们的出名地点不是在东北而已。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留下,数十年的国企文化浸淫,让他们无法摆脱“国营就是稳定就是好”的观念。
有志的年轻人纷纷逃离东北 / 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