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在和我的投资人一起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投资人说,“如果今天大家不了解职场社交的话,可能在未来的十年就会落伍”。 所以,对职场社交有一个更深入、切实的了解,不仅是为了现在的工作更好地延展铺开,更是为了避免多年以后会落伍。 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土地为中心的经济模式,多是以家族为单位,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故里的概念,是根植在每个人心里的。在一个自己熟悉的一个版图上面生存、发展,这是家族文化、血脉文化的一个共性。 但现在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强,尤其以北上广为例,大多数人都不是本地人。中国人在地域流动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焦虑是这个社会的典型特点,每个人都有很多原因的各种焦虑。 1 焦虑,每一个职场人的避无可避 我们每天都在职场这个“刀光剑影”的环境中工作,没有一丝踹息的机会,充分说明了社会压力无处不在。 焦虑来自于期望,当现实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段位时,你就会产生焦虑,而期望值的高低,是源自你过去的成功。焦虑是职场的基础,是每一个职场人避无可避的区域。 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能有一个公开的平台,一份公开的资料,能够介绍你是谁?让别人知道你是谁;知道你的能力;通过你的名片;通过你的人脉网络,去判断你的种种,是很必要的。 拿自己来说,我是清华计算机系毕业的,atv直播,在学校成绩也都是系里前列,每年都能获得最高等级的奖学金……如果这些信息都出现在我的履历中,大家至少会觉得,这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 而如果这些资料,不是通过我和大家口述,而是出现在网络上、出现在一个专业的职业社交平台上、出现在一个公开的位置上,那看到的人可能就会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展示自己的优点、展示自己过去履历中的亮点,是职场中很重要的一环。但目前中国社会,很多人没有这个意识,他们畏惧在公开平台上去展示自己,哪怕这种展示其实可以获得更多机遇,他们真正考虑的是,我的隐私会不会泄露、我会不会在这上面遇到骗子… 但在美国,这个很讲究个人隐私的地方,无论是专业社交平台领英,还是更大的社交平台Facebook上,人们都会把自己的资料上传上去,更多人也会通过这个资料对你有初步的了解。这种交互本身也会为你自己增添更多可能。 2 Profile乘以人脉的平方等于机遇 这也是为什么,Profile乘以人脉的平方等于机遇,一直是脉脉不变的核心。 Profile就是公开资料,介绍了个人或者公司在职业上的亮点,让其他人认为我们是可以结交和信任的人,从而为我们带来职场机遇和价值。 而人脉的平方,换成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概念就是——“五同”,分别是:共同的朋友、同事、同乡、同校、同行,这些因素会莫名的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产生一种微妙的亲近感。很多时候,完全不认识的A、B要洽谈一项业务,如果有一位中间人牵线,就比完全陌生的联系要简单很多。 从小学同学,直到现在你步入职场,每个人至少200-300朋友,而这些朋友又都会有200-300个朋友,这样算起来,每个人的二度人脉就有10多万人。 从前有一个理论,说:6个人,你最多只需要通过6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产生联系,包括哪些举世闻名的人,6个人就可以链接全世界。 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重新计算,至少在中国,你只需要3个人就可以达到。 曾经一名脉脉的用户,给我发了1000元的红包,因为他利用脉脉,做成了1000万的生意,特地向我感谢,说感谢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他是一名地铁广告的销售,以前的工作重心在上海,因为种种原因,公司将他派到北京。不熟悉的城市、没有朋友、没有客户,怎样发掘新的生意,让他很懊恼。 这时,他想起了之前通过脉脉认识的朋友,这些人有很多在北京的大型公司任职,就这样他通过层层的引荐,不断发现商机,最终在北京成功的拓展了市场。 还有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那时脉脉的B轮融资刚刚完成,IDG资本的一位负责人联系我说:他们公司很看好我们,希望也能跟进融资。当时,我本人的意愿不太想再融资,一来不想过快的扩张,二来资金充裕,让我不想把精力放在工作之外。 但这位联系人马上表示,她是我在清华的学姐,有了这层关系,我莫名觉得有一丝亲切感,但因为在学校也不认识,所以我还是拒绝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