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的内容也应该以短视频的形态为主,比如15秒到2分钟或者3分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刘思齐对创业家&i黑马说,原生视频广告将会成为今日头条的主流广告形式。 此前更多人在尝试贴片广告,在视频前接入几秒广告,或者做软性植入。“贴片这种形式未必最适合短视频。”短视频时长通常在5分钟以内,如果在开头植入十几秒的广告,很影响用户体验,“都在想很多方法去平衡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但整体上感觉,有可能在2年以后,大家会看得更清楚。” 今日头条选择做原生视频广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日头条的使用场景与视频网站的使用场景并不相同。视频网站的用户观看60分钟的视频,其中55分钟在视频流里,没有太多广告植入的时间。短视频没有这样的困扰,60分钟可以看十几个视频,用户有相当部分的时间在筛选内容,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这就给头条在视频信息流中植入广告提供了机会。 但视频有着明显的门槛,制作不方便。图文广告容易,找设计画个图,写个文案,甚至已经有了成熟的技巧和套路:一张图用三种颜色,加一个动作按纽,把优惠价格标示出来,或者用帅哥美女吸引,再写上一句打动人心的口号等等。 而短视频时代,却没有太多套路的东西可以借鉴。拍个视频广告,要有创意、有情节,甚至需要在1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个完整故事,并不是每家企业都有这个能力。 可以验证的一点是,头条现在的视频广告主要是两类客户:一是头部大客户,比如手机厂商,他们有专门的电视片子,可以直接拿过来使用。另一类是游戏客户,他们可以把游戏场景截一段做成视频。婚纱摄影和卖面膜的广告主也青睐视频广告,拍一分多钟的片子,讲解面膜的效用,这比图文广告有效得多。 “流量池都是有限的,可能存在一个问题,我竞价的条件会越来越高。客户的投入产出比会越来越低,有这种风险。”吴清表达了对今日头条流量的担忧,“超过百度应该是比较难的。除非它开拓出一种新的思路,把流量拓宽。” 流量和用户时间的确是短视频时代的今日头条所追求的东西。这一点,今日头条从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做一个推荐引擎,占据用户的足够时长。这种引擎区别于搜索引擎,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浏览,只要刷新点击即可,所有的逻辑算法隐藏在了用户行为的后面。 “Facebook也是靠广告,Google也是靠广告,百度也是靠广告。广告本身也是一个天花板挺高的生意。”刘思齐对创业家&i黑马说。前两者的市值都已经突破了4000亿美元,而它们的背后是海量的流量支撑。
今日头条的天花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流量。今日头条在努力向上突破:扩大增量和挖掘存量。今日头条在商业化之初,DAU只有几百万。截至今年3月份,今日头条的DAU已经超过7400万,月活跃用户数近2亿,用户平均使用时长超过76分钟。 海外市场成了增量方向,今日头条已花5000万美金收购了美国短视频应用Flipagram、花2500万美元投资印度版今日头条 DailyHunt,海外版的今日头条遍地开花。而在短视频重金投入后,头条也开始发力小视频和微头条。短视频以PGU的内容为主,小视频则更像全国人民大联欢的快手。微头条则是一款类似微博的内容社区。后两款产品的意义在于,他们的生产几乎没有门槛,带来的是增量内容和用户。 另一方面是对原有流量的最大化利用。广告的转化率不断提高,意味着广告收入也将水涨船高。头条一直强调广告即内容,只要把广告做得足够有趣和精准,用户并不会反感看到广告,广告的密度可以继续提升。今日头条的广告通常在信息流第4条开始出现,间隔数条之后再次出现广告,每次刷新也随之变换。 在提高精准率上,今日头条的最新动作是做用户定向的研发,可以让广告主定位到某一栋大楼,或者周边两三公里进行广告投放。目前,今日头条的广告投放后台有20多个大维度,“技术能力决定你的广告在里面的占比。”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