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找 A 去了解智能家居,居然是因为聊到最近那个火得莫名其妙的语音机器人「若琪」。A 说,因为若琪可以连接米家,他在考虑用若琪控制「小米全家桶」——就像 Amazon Echo 那样。 为什么国内的智能家居爱好者很难考虑 Amazon Echo,实在是一个很好解释的问题。 语言不通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很多网络服务在中国不能正常使用更是一大难题,而与 Echo 连接的很多家电产品在大陆难以购买,遑论售后服务……这恐怕才是 Echo 在大陆普及最大的阻碍。 即是说,即便中国人精通了英语或者 Echo 支持了中文,中国再撤掉了墙啊壁啊之类的东西,Echo 入华仍然困难重重——因为相关的智能家居企业并非都有意愿或能力进军中国市场,这导致中国的 Echo 使用者买到了智能,却买不到家居。 那么京东微联呢?我问 A,为什么不考虑能在国内使用的京东微联? A 说,现实的阻碍并没有,但是面对京东和 Echo 相似的「自己做智能,别人做家居」模式,他有三个顾虑: 第一,其他电器厂商与京东微联的合作不一定稳定长久,可能导致需要偶尔更换个别组件; 第二,相对于小米一家的产品把控,京东微联多家的产品可能各有优劣,令人难以取舍; 第三,多品牌的产品组合整体观感较差,j2直播,视觉效果参差不齐。 这当然是 A 的一人之见。在我看来,以米家为代表的「智能我做,家居也我做」模式,同样有相应的弊端。这方面的争执,可以说是萝卜白菜,但从世界范围内看,Amazon Echo、Google Home 和没存在感的苹果 HomeKit 都没有采用小米的模式。我们当然可以解读成小米的思路别具一格,但各种意义上别具一格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说到苹果那个 HomeKit……什么?多少钱? 协议之争 其实,atv,关于智能家居模式的争议,不止在小米、京东模式的区别上,还有 Wi-Fi 与 ZigBee 的重大区别(我们就不说国内不能民用的 Z-Wave 了)。 前文说到,米家的多数产品同时提供 Wi-Fi 与 ZigBee 两种规格,虽然双重标准解决了一时的选择难题,但双重标准也无疑为厂家带来了更高的成本、给消费者入门增添了更多的麻烦。 至于各自的优劣,Wi-Fi 的优点和缺点大家都一目了然,我们在这里说相对的:优点主要在于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强,直入互联网,以及,呃……能穿墙;而缺点在于费电和安全性较差。当然,在智能家居应用层面,传输速率高的优点是可以忽略的——家里那几个传感器能有多大数据量。 而大家没那么熟悉的 ZigBee 是怎么个情况呢?先说明下,这个技术发明时的初衷是户外应用和工业监控,因此呈现了极强的规模化优势:功耗低、组网容量极大(65000 个设备上限)、很高的安全性。 但是正因为在规模应用时优势明显,在「杀鸡焉用牛刀」的智能家居领域,这些优势或多或少被淡化了:在家庭用电环境中,Wi-Fi 较高的功耗谈不上不能接受,且随着技术革新 WiFi 功耗也在下降;智能家居没必要一口气接入上万个设备(当然像蓝牙那样只能接入 7 个是明显不行的,这是一个临界点的问题),组网容量大的优势体现不出来;家居对安全的需求没有那么强,而且考虑到 ZigBee 协议相对 WiFi 不够成熟,协议的日新月异反而可能导致新的安全问题。 而 ZigBee 的劣势相对 Wi-Fi 则是非常明显的:协议不成熟,稳定性堪忧;虽然自组网方便但是不能直接接入互联网,因此智能家居的组成需要有一环路由器;组网需要购买专门的网关,而 WiFi 不用考虑这个;以及最严重的问题——穿墙能力极差,一房之隔几乎不能使用。 此外,还有一个矛盾是 Wi-Fi 不在意但 ZigBee 不得不在意的,就是二者会互相干扰。我相信大家都能以此为由果断放弃 ZigBee,但恐怕没人会果断放弃 Wi-Fi 吧? 可见,如果你不是打算蜗居在极客的「智能房间」而是考虑为全家添置「智能家居」,使用 ZigBee 设备可能会为你带来不小的困扰。老实说,就算你是低碳环保人士,对功耗非常敏感,指望低功耗 Wi-Fi 也比依赖现在的 ZigBee 要靠谱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