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电信、高通、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四大巨头联手成立瓴盛科技,本来对中国半导体行业是一件大好事,没想到竟然在行业搅动了一股逆流。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叶甜春所长在朋友圈里评论了两句,却被一些人利用,大肆攻击瓴盛是“联合阻击致力于国家芯片重任的国内企业,是为奴为奸”;某作者更是写了一个文章,上纲上线,将瓴盛称为是皇协军、汉奸……真实醉了…… 都全球化的21世纪了,还用这种low的手段攻击? 说实话,看到这些声音,我真的是无语了。哥们,现在都21世纪了,早已经是全球化时代,还在用这种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攻击一个中资占75%股份的市场化公司,实在是太low了。 要说国内半导体行业,类似的国际化合作太司空见惯了。比如早在2014年,英特尔就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100%股权的控股公司投资15亿美元;在今年的MWC上,展讯展出了SC9861G-IA芯片,活脱脱的就是基于Intel X86架构,且制程工艺也是采用Intel 14nm。紫光集团在成都即将落地的12"晶圆厂以英特尔先进半导体工艺为合作基础……难道紫光和展讯也是皇协军? 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啦:厚安创新基金和ARM成立合资公司,大唐电信和NXP成立了合资公司,建广资产巨资收购NXP的标准产品业务,中芯国际与高通在28nm制程工艺上进行合作……难道他们都是皇协军? 国际合作:快速缩短差距的一招妙棋 国内半导体行业比国外落后是事实,这时候要想迎头赶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自己关起门来学;另一种是通过与国际先进巨头合作,快速缩短差距。显然,聪明的办法是后者,否则自己关起门来学的话,要么进步太慢,要么很容易沦为山寨化模仿。 在和国外巨头合作上,我们最大的牌是拥有巨大的中国半导体市场。在最近15年里,全球半导体市场年均增速只有3%左右,而中国半导体市场高达21%以上。借助极高的增速,中国的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已经从以前的5%快速提升到50%以上。这样的趋势让中国半导体市场成为全球半导体企业角逐的核心,这是一个好事,我们需要充分利用,通过国际合作,更快提升技术能力和国际化管理能力。 瓴盛的股权结构中,中资占75%,居主导地位,既学到了东西,又保持了控制权;既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又培育了国内的IC设计人才,中美合作,产融合作,一举两得。我认为,这是加快IC设计进步与国内集成电路发展的一个妙招,瓴盛模式也代表着中国半导体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期待着更多类似的合资公司涌现,带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互动。 是否会导致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的内斗? 有网友留言说,瓴盛的成立主要是针对中低端手机芯片市场,是否会导致其和展讯之间的内斗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首先,这个市场太大了,无论是瓴盛还是展讯,当前需要做的是将市场蛋糕做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内功实力;其次,就像我上一篇文章里说的,中国市场很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更大,这么大的市场绝对不止容纳一、两家芯片厂商,况且适度的竞争对于行业发展是好事情。 而且,瓴盛一定不会只满足在手机芯片市场,在发布会上,几方股东都提到了物联网市场,这也是一个比手机芯片市场更大的蓝海。还有,汽车电子也是一个潜在市场,众所周知,NXP是汽车电子的领导者,现在瓴盛的几个股东都和NXP有关联,大唐电信和NXP成立了合资公司,建广资产收购了NXP标准产品业务,高通收购了NXP,这增大了瓴盛未来做汽车电子的想象空间。 这么多市场,再说瓴盛与展讯内斗实在是不符合事实。其实,要说竞争,联发科受到的竞争压力更大。这几年,联发科遭受上下夹击,在高端方面,联发科的Helio进展不利,799元红米Note2将其打回千元机的原型,高端梦破碎;在低端方面,高通发布骁龙630、骁龙660两款处理器,对联发科的中低端芯片形成遏制,现在又有了瓴盛,联发科的日子估计更难过。 警惕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离间 最后,再来说说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逆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