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易科技将深度学习落地为重点布局方向,最大程度地挖掘其每月增加百万级数据量的价值。 下午四点,搭载开易科技 ADAS 设备的测试车缓缓由市区驶向机场高速。 为确保得到更全面的实测数据,坐在驾驶位的技术人员李永强需要在高速上来回变换车道、压车道线行驶或是开上逆光小路;副驾驶位的工程师建军则怀抱笔记本电脑,负责收集、记录数据,着重挑选车辆密集或是有挑战性的路段进行视频采集;后排的算法工程师大姚与阿布时刻关注着测试屏,对测试效果进行分析评估,讨论各种优化算法的可能。 ?
开易科技路测效果图 (地面上的蓝色阴影标示车道线区域检测结果;红色线圈出正前方车辆并显示车距,蓝色线圈出侧前方车辆并显示车距) 最近,一旦有算法优化或是硬件更新,开易科技的技术团队就会进行这样的路测。这家专注于ADAS技术的创业公司,成立于2015年底,创始团队主要为海归博士、硕士以及业内专家,目前研发的系统已实现车道偏移预警、前车碰撞预警和前车启动提醒等功能。近日,小米开售的“70”迈智能后视镜,就采用了开易的ADAS系统。 基于单目视觉,紧跟多传感器融合大潮 目前,ADAS系统的视觉传感器主要有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两种。其中,谷歌、百度采用了成本较高的激光点云,可以满足较高的精度要求。摄像头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感器,虽精度比不过激光雷达,但胜在成本较低,可以满足 ADAS 系统的基础需求。 摄像头可分为单目和双目两种解决方案。狭义的双目解决方案指可通过视差实现精确测距,类似于加强版的毫米波雷达,用于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是否有碰撞的危险,并不会判断前方具体是什么。广义的双目解决方案则集成单目的特性,利用其模式识别方法识别前面物体的类型、进行追踪,可以实现距离估算。 开易科技最核心的技术是基于单目视觉的图像识别,这源于单目本身的技术优势:它既可以独立构建ADAS系统,又是双目的关键技术点。由于具备相同的功能,双目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未来将会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相比之下,单目即使在未来传感器融合的大趋势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技术点,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都存在不可替代性。」开易科技 CEO 刘鹏说。 从自动驾驶 L1-L5 的分级上看,纯单目的解决方案最多只能实现 L2 级。在刘鹏看来,虽然开易目前的落地产品只能做L1到L2级别,但未来会考虑与其他传感器(如毫米波雷达)结合,做L2到L3级别的事。「目前L4到L5级别的应用还仅限于一些测试场景,要真实落地不仅要在技术上、法规上符合规定,还需要制造工艺上满足要求。」
2014年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了一套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并对其自动化程度划分了 L1~L5五个等级 不过,刘鹏也承认单目解决方案同样存在缺点。第一是没有办法实现精确测距,不过目前实现 L2 级别的自动驾驶,只要测距误差在5%甚至10%内都可以接受,车主可通过正确的信号做出判断。第二是在极端恶劣条件下(比如暴雨天),如果连人的视线都会受到影响,单目的准确率也会严重下降。 这需要通过传感器融合来弥补解决,也是未来开易科技的研究方向之一。 提前布局深度学习,强化技术优势 「我们另一个布局方向是深度学习落地,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海量数据的价值。」刘鹏如是说。 单目视觉的技术核心之一就是目标检测,这就需要海量的完备数据支持。当准确率达到一定水平时,数据集的好坏就会成为提升准确率的关键因素。开易科技在全国范围内有三十多辆采集车采集各种工况数据,这些来自不同城市的数据再经过机器筛选,人工标注,加上其他数据来源,开易每月会收集到百万级的数据量,「这是一个持续积累、补充的过程」。 另一个核心技术是对目标进行持续的追踪以确保有效预警,这涉及到测距等技术。现在无论检测还是追踪环节都流行用深度学习,但存在资源消耗高、在主流的嵌入式平台上难落地的问题。在刘鹏看来,传统方法在准确率上是有瓶颈的,需要更复杂的算法。深度学习可拓展性较强,可以帮助提升各方面的性能指标,虽然目前很难低成本落地,但根据摩尔定律能让深度学习跑起来的硬件终会出现。(摩尔定律指的是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