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的两天,袁炳松紧急准备了10万台充电宝。结果,淘宝仅卖了8000个,京东也退回去28000多个。“突然近千万货值库存压到我手里,再加上渠道上欠我的钱,原材料上压的钱,3000万啊 。我还有三四百个员工,这些都是我面临的问题。” 双十一以后,袁炳松带着团队开了三天闭门会 。“讨论充电宝未来的前景和方向,这是比较虚,战略层次的”。 2013年的“双十一” ,在淘宝上卖了。200万台充电宝,存在即合理,商业及人性。这充分验证了大众充电的需求。 大众为什么需要共享充电宝 充电宝其实就是解决,移动充和应急充的需求,就是电能的载体。袁炳松对邦哥说,他们还研究了巨人怎么做,微信和支付宝在做去卡化的事。 未来的人出门连钱包都不想带,还会带充电宝出门吗? 袁炳松从这个问号去找答案,人对简单方便有没有追求,人生而渴望自由 他对邦哥说,从几辈人的出行习惯看, 60后、50后,是能多带就多带;70后、80后,差不多就行;90后,一定是能不带就不带。90后的人,因为是生活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太容易啦 。
“我是新型互联网人 一味的快和烧钱没有用” 从2013年到2015年,电池技术不断在发展。但充电需求的时间从17点提前到了15点,还早了俩小时。 2014年4月份,袁炳松决定重新组建团队。“我的COO黄云之前是珍爱网的人,从腾讯出来的,当时大家讨论怎么做,那时候就要落地了”。袁炳松卖了价值350万的房子,钱基本都投进去了。他说,现在我穷的就剩梦想了。 我们为什么做大柜机,我们考虑到充电的需求本来就是大概率事件,市场培养周期比较长。我把大柜机放在线下人流的入口处,抓充电人流转化的概率。 一台机器一天只要有7个人借,这事就成了,7乘365,就是2500个用户。 袁炳松告诉邦哥最开始做的时候,我就是要做到免费。机器往这一扎,客人就来了,获客成本比别的方式低多了。 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我们在打磨产品,验证市场需求。因为如果没人用,一切就都归零了。来电在这段时间的努力,被袁炳松称为从0到1的阶段。“我验证了这件事可做”。 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他称为来电从1到10的阶段,我验证各种场景下的数据模型,各种场景下的定价逻辑。“今年也该到了引入资本阶段了,该起飞了”。 袁炳松对邦哥说,来电不只是给用户提供充电宝,我要做的是让用户可以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充电。来电与创业公司微鹅科技一起研发无线充电技术,袁炳松对技术迭代并不担心。 “我是传统行业出身,对硬件有敬畏之心。”为了硬件安全和信息安全,袁炳松并不赞同,花大钱快速抢占市场。 “互联网思维的快”一定是有节奏的快,为快而快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