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服务行业来说,目前有两个系统性的大机会,一个是分级诊疗下的基层医疗,我们挺看好;二是市场化的优质服务专科连锁。中国医生阳光的收入真不高,压力很大。必须有一个正常的出路,我们认为就是优质的专科诊所。 先说社区医疗。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医生的周期特别长,至少十年,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医生短缺,或者合格的医生短缺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5年、10年内改变不了。 这种情况下,把医疗资源全都导到大城市里面去,都跑到北京来看病,都去协和挂号,这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有分级诊疗,专项转诊的机制,社区这一层就非常关键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会出系统性大机会的方向,只是今天不知道谁能跑出来,现在还处于很早的乱世阶段。 对于社区诊所来说,新店在扩,老店还一直赔钱,投资人也不敢进来。当你的盈亏能够算清楚的时候,你就没问题了。我们投的博厚医疗创始人的运营能力就特别强。在整个行业都非常少见。 互联网公司大家愿意相信一个故事,你今天烧,亏钱,没关系,看未来达到规模后总有办法能补回来。但医疗不是这样的。医疗跟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互联网是一个供给已经比较充足的行业,它的本质是要调整效率,但医疗是供给根本不够,你扩张能找到合适的医生吗?单店盈利不难,想有质量的规模不容易。 所以,你不能完全靠砸钱等到那一天,atv,很容易崩溃。我们投项目,一定会看重它自身的造血能力,你需要一年、两年平衡,没问题,但是至少我要相信你踏踏实实做,总能算的过来账。 再过几年,行业可能进行大整合,龙头跑出来并购别人,再进行上市,这是一个理想状态的行业发展方式。 ◆◆◆ - 3 - 医疗我们做了这些年也蛮有感触,这个领域特别大,你拉一个做医疗的人出来聊,其实除了他自己做的细分之外,很少对其他细分领域能有深入了解。器械、药、服务都不一样,不同的科可能也不一样,差别真的很大,因此对投资人的要求也非常高。 我们第一段主要是投病种,比如眼科、肿瘤、齿科,每个科室的特点不一样,有的医疗体系非常成熟,就等新产品新药物了,那就重点关注上游。有的本身服务医疗机构都少,你就要先看终端。 比如齿科我们就觉得私立服务终端不够,这儿是有机会的。其实口腔这个行业我们上下游看了很多,很系统性。但发现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里,上游发展非常困难。找标的也很难。所有我们才重点投服务终端或者已有规模的上游企业。 比如我们投资的极橙,就是做齿科诊所的,他们先是在天津开了一家齿科诊所,但那家诊所不是做儿童口腔,成人也做。他在运营中发现,中国和美国有很大区别,中国人的口腔习惯确实很差,大部分成年人都没有很好的口腔意识,不像美国人恨不得个个都正畸,人人都洗牙,改变国人观念这件事不是创业公司能做的。反过来他发现,儿童不一样,他出去做活动发现针对成人的活动成功率很低,导流来的客人很少,但只要是针对儿童的活动大部分都是有效的,就开始考虑做儿童口腔。 一开始他们担心是不是这个太细分了,市场不够大。但后来发现不是,才下定决心要做儿童口腔,我投他之前正好儿科看了很多,也同时看好口腔,正好就和他们思路吻合了。 ◆◆◆ - 4 - 这些年,我投的案子还没死的。 其实,医疗行业最大的风险不是死,是慢,太慢了对投资就是非常大的风险。 你自己做生意无所谓,可以不拿投资人的钱,但现在市场上毕竟有资本,你不拿钱别人拿钱。如果错过了一些发展机会,可能就会比较被动。 当然,整体而言,医疗行业的投资退出要比互联网行业慢,我们要遵守行业的特点。因此,我们的医疗基金存续期也更长。但是,过于缓慢,说明公司要么确实有重大缺陷,要么这类公司根本不适合拿风投的钱。 坦白说,早期投资很多时候没有数据可看,方向对,团队靠谱就是最重要的标准。其次我个人特别看重创始人的创业驱动力,为什么他要创业。很多成功的创业公司,看的时候很光鲜,都是经历了很多很多问题,不断的坎儿过去了才能进下一个阶段,如果动力不足其实是很容易放弃的。 我想说,什么样的创始人都会吵架、不和、分歧,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要看他为什么做这件事?遇到问题了他能不能坚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