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回顾这些传奇之书的故事,更重要的当然还是:我们为什么有了如今这样的一个社会,我们曾经历过什么,我们得到和失去了什么,我们积累了什么样的财富和共识,我们何以走到今天。 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图书市场。 我们挑选了若干本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书,找到当年相关的作者或者编辑,请他们讲述每本书的故事。 一方面回顾这些传奇之书的故事,更重要的当然还是:我们为什么有了如今这样的一个社会,我们曾经历过什么,我们得到和失去了什么,我们积累了什么样的财富和共识,我们何以走到今天。 这是第 7 本 1. 1996 年春天,位于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中路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在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一间屋子里来了两个人选书。这间屋子是台湾版权代理公司博达租用的工作室,里面有两大排书架,都是最新出版的英文书。 在这堆书中,由于颜色“跳脱”,《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胡泳发现了黑色封面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他打开一看,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伊莲,我的数字化生活她整整忍受了 11111 年”。作者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不用传统的十进制,而用二进制的表述方式,一下子吸引了胡泳。经过简单翻看后,胡泳决定放下手上正在写的《网络为王》,先翻译这本书。 几个月前的 1 月 30 日,《三联生活周刊》刚发表了胡泳撰写的一篇名为 《Internet 离我们还有多远》的专题文章。这篇文章有一万多字,是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互联网的文章之一。这一年,中国最早的一家网络公司“瀛海威”(Information Highway 的音译)刚成立不久,创始人张树新在魏公村建了一座“瀛海威科技馆”,准备开始做互联网面向普通大众的接入。当时,瀛海威还在中关村零公里处立了一个街头广告牌——“互联网离中国有多远?向北 1500 米”,而 1500 米正是瀛海威科技馆所在的地方。这个广告牌也成为了后来胡泳文章标题的来源。
来自: kongfz 而一年前的 10 月, 30 岁的胡泳才第一次在清华大学的机房里上网。这让他“特别震惊”、“很激动”,觉得互联网应该马上在中国大规模普及。身为记者的他,迫不及待地准备写文章向当时的中国读者介绍“互联网能干嘛”,它“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神秘和遥远”,所以这才有了《Internet 离我们还有多远》这篇长文。 那时,互联网在中国还没有大规模商用化,只有少数人可以在高校或研究机构里接入教育网,普通人对其并不了解。不过,有人已经利用互联网“求医”成功,被人广泛提及。比如当时山东有一个姑娘叫杨晓霞。她得了肌肉腐烂的怪病,后来通过互联网的求助,找到了救助方式;清华大学的朱令,也得了一场怪病。后来她的朋友通过互联网求助,最后发现是铊中毒。 这些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故事,在当时却给中国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文章发表后,胡泳接到了海南出版社欧阳欢的电话,希望他将这篇文章扩展一下,出一本有关网络的专题著作。这就是后来胡泳 1997 年出版的《网络为王》。不仅如此,欧阳欢还请胡泳帮忙看看什么样的书值得海南出版社翻译引进。
来自:微信公众号“胡泳” 因此,这才有了开头胡泳选书的那一幕。当时,胡泳向旁边的编辑建议赶快出版。“尼葛洛庞帝的书就是这个时代的《第三次浪潮》”,胡泳对海南社的编辑说道。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是三联书店在 80 年代出版的一本畅销书。它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农业阶段、工业阶段和信息化阶段。书中的观念和内容影响了在 80 年代成长的一代人。 海南出版社副总编辑刘逸觉得,尼葛洛庞帝提出的观点和看法比较新鲜,而且胡泳有这方面的意思,所以当时才决定出版此书。海南社决定出版后,胡泳和太太范海燕仅仅用三周时间就完成了译稿。因为当时他们还没有电脑,这些译稿全都是手写完成,然后交到出版社打印。
来自:豆瓣 2.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