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初,周鸿祎得知时任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北京与运营商高层开会,他就跑到余承东的酒店去拜访。两个人相见恨晚。随后,周鸿祎在微博上宣布要和华为合作,余承东也回应称:“华为消费者BG将支持360为消费者提供超过小米手机的高档产品。” 结果,这两句话捅了马蜂窝。米粉们开始攻击周鸿祎和360,发展到最后,周鸿祎要和雷军约架。周鸿祎提出,“约你(雷军)见一面谈一谈,下周一上午十点朝阳公园见”。雷军说,“他有什么本事约谈我,把自己看的太大了”。 最终,360与华为的合作也随着骂战终止。合作的手机,闪耀,于2014年2月18日停产。 失去华为支持后,360又找过阿尔卡特和海尔等,但销量惨不忍睹。有一个数据显示,360特供机“阿尔卡特AK47”销量不足两万台。 之后,周鸿祎开始转化思维,放弃特供机路线,想通过收购自己做。 2014年12月, 360与酷派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正式进军智能手机行业,360出资4亿美元认购酷派公司45%的股份。双方随即推出了新的手机品牌,奇酷。360又投入4500万美元,将奇酷的股权提升至49.5%。 2015年6月27日,周鸿祎向奇酷全员发出内部邮件,任命三位高管,并称奇酷第一款手机将很快面世。然而,第二天,酷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控股股东Data Dreamland出售18%的股份给乐视旗下公司Leview Mobile HK Limited。 周鸿祎觉得,自己被背后捅了一刀。 2015年9月8日,周鸿祎向酷派发出通知,行使卖出期权,要求酷派从奇虎手中收购酷派电商的49.5%股份,支付价格为14.85亿美元(相当于当时市场公允价格的两倍)。 2015年5月6日,周鸿祎曾为“奇酷”专门开了一场发布会。8月26日,奇酷手机正式问世,发布会上,周鸿祎讲了两个半小时,宣称:奇酷的目标就是学苹果,要做的不是堆参数,而是拼体验。但上市后,奇酷手机却遭到众多指责,抄袭嫌疑,耳机又杂音等,销量也不温不火。 2016年3月21日,360赶在苹果之前开了一场新品发布会。时任360手机总裁祝芳浩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决定,要将所有的产品系列都统一到360品牌上,“所以说从此我们的手机将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360手机。” 写满江湖恩怨的奇酷,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N5的时候,李开新把曾经的代言人王凯都省去了。 反思免费模式 周鸿祎一开始觉得做硬件很容易,冲进来了,却发现自己把它想得太简单了。 他折腾了好几个来回,最终认识到,硬件还是得赚钱。 很多人都还记得,2015 年 5 月 6 日,周鸿祎正式宣布要自己做手机的时候说:我的手机是瞄准 5000 价位去的,不过我在想怎么才能免费卖手机,至少硬件免费。 在免费是360的一贯策略和手段。也是靠着免费,360在杀毒市场中占据一方霸主的地位。周鸿祎说,当时乐视CEO贾跃亭也鼓励他:“兄弟,你应该做免费手机呀。” 但做了一段免费,周鸿祎发现,亏损全部来源于所谓硬件免费的思路。他反思,是当时把硬件免费的概念过于夸大了,从软件延展到服务,好像“免费”就是个“法宝”。 硬件不赚钱,也不是360手机一家的问题。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总量约5亿台,但苹果拿走了绝大部分利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这一数字是90%多,大部分智能手机厂商都号称不赚钱。 李开新在华为,一开始卖的是通信设备,今年卖不出去明年还能接着卖,不过是成本和资金占用问题。但卖手机不同,早一个月还是畅销品,晚上一个月就成了库存。几十万台手机,一台多亏一百块,那就要多亏几千万。 他说,人有时候会有一种幻觉,是不是可以再扛一扛,就可以少损失几千万,但历史的经验一次次的证明,这样只会再多损失几千万。 李开新认为, 360手机要回归商业本质,不能被虚幻的优势冲昏头脑。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需要让硬件赚钱,实现厂商和消费者的双赢。 先生存,后发展,然后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多价值。硬件不赚钱,靠互联网服务来补贴,不一定能补贴得了。而且,硬件不赚钱,挤压上下游,也没法做渠道,最终制造业就变成了大家走不赚钱的最低端的加工厂。
▲为了突出360的安全优势,都贴出了谷歌的感谢信。。 1000万台 数据显示,2016年,360手机出货总量悦500万台。与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5亿台的数据相比,这个数字不值一提。 李开新知道,一个品牌要安全地活下来,至少要千万级的发货量。否则,这个公司就会很危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