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些年影视行业的跨界并购潮后,游戏行业也开始玩跨界并购了。 文 | 彭倩 当我们拥有自己的第一台iPad或iPhone的时候,大概都玩过“会说话的汤姆猫”。今年年初,一家中国公司买下了汤姆猫的研发公司Outfit7。这只是个开始,彭博社近日发文称,游戏行业正在发生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中国一些不知名的传统企业纷纷豪掷资金,并购海外知名游戏开发公司。 这些公司名气不大,却出手阔绰,在并购之后往往改名转行。山东宏达矿业集团花3000万美金,买下《江湖》(RuneScape)的制作公司Jagex;而甚至找不到中文网站的浙江金科过氧化氢公司(现为金科娱乐),带领财团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Outfit7。
这其中还包括一家鸡肉加工厂森宝食品。不,它现在叫乐游科技。这家做鸡的公司买下了 Digital Extremes 和 Splash Damage。 听上去让人风中凌乱,我们可以理清思路划划重点:中国传统企业、巨额资金、海外知名游戏开发商。是不是看起来似曾相识?没错,因为就在三年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014年影视行业也发生了很多奇葩的跨界并购事件。这些国内收购方做的也都是传统实业,他们卖烟花、奶粉、餐点、铜矿和建筑材料,主营业务都和影视毫不相干,比如熊猫烟花、湘鄂情、中南重工、禾盛新材、皇氏乳业和博道股份等。但他们却买下了梦舟影视、北京中视文化影视、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御嘉影视等业绩良好的公司。 实际上,跨界并购一直是潮流。今年1月,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2016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交易金额与交易数量均再创新高,交易总金额上升11%达7700亿美元,交易总数量上升21%达到11409宗。海外市场的表现尤其令人惊艳:投资金额增幅高达246%,几乎是2015年的3.5倍,其中有51宗大额海外投资交易金额超过了10亿美元,几乎是2015年纪录的2倍;其中,民营企业起到主导地位。 跨界也并非新鲜事。不只是这些无名的传统企业,连肯德基都坐不住了,已经没法专心卖鸡,开始卖起了美妆。
海外游戏人对此颇为费解,他们吐槽:“中国的矿业、化工和鸡肉供应商为什么都来收购我们的公司?” 原因很简单,为了赚更多的钱,或者更好听的故事。如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实体行业盈利不足,还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而这些虚拟资产如影视、游戏公司保持着高增长,让传统实业家“怦然心动”,感觉可以再爱一遍。 2016年,中国的游戏产业收入已经达到了1655.7亿,收购方看好游戏公司增长前景,以此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可以通过购置海外资产可以规避近年来人民币贬值风险,抬高自身股价;再来,这些被收购的海外公司都是知名的游戏开发商,中国买家们可以由此获取海外游戏公司最重要的技术资源来为转型保驾护航。 至于为什么是海外的游戏公司,除了资源和品牌优势,也可能是为了规避政策风险。这是有先例的。2016年5月11日,证监会严控定增,叫停了上市公司跨界从事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早在2014年泰亚股份跨界收购欢瑞世纪宣告失败,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是证监会未能认可那次重组的方案。 对于海外游戏公司而言,这钱不拿白不拿。被山东宏达集团收购的Jagex,其执行官Phil Mansell告诉彭博社:“他们既不想榨干公司,也不想把公司拆分重组”。这些公司都可以独立运营,不受购买方的影响。 目前看来,这些传统企业是将海外游戏开发商当做蜜糖“吃掉”,游戏开发商也被吃的心甘情愿。 不过,将来也可能成为砒霜,毕竟影视行业跨界并购的教训还在眼前。 比如几年前的湘鄂情。在2012年底,因为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沉重打击了餐饮行业,自2013年以来,湘鄂情开始在环保、影视和大数据领域周转折腾,然而这几次的跨界并购并没有挽回它的颓势。2014年12月12日,中科云网迫于债务压力,低价出售了湘鄂情品牌,老板孟凯也远走澳大利亚,为偿付公司债等筹集资金,也为处置有关资产寻找收购方。熊猫烟花在2013年年底,也曾宣布收购影视公司华海时代,但是仅半年过后,收购计划就宣布终止,熊猫烟花又转做互联网P2P平台银湖网。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