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间,微博发布了截至2017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微博营收达13.7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为5780万美元,同比增长278%。数据依旧抢眼。 从曹国伟率队在纳斯达克敲钟、到三年后的170亿美元市值,微博在重新确立自己商业逻辑之后仿佛坐上了火箭,若按照近期82.28美元的高位计算,距离其谷底时的股价(8.78美元)竟上涨接近1000%。 眼下,这艘火箭依然不存在任何疲态,atv,继续快速攀升。 那么,成功登顶全球用户规模最大这一“宝座”的微博,是如何一步步引导公众注意力的回归呢?在上演逆袭、业绩持续暴增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创新?未来,还存在哪些价值空间? 内容为王 视频化“风口”价值突显 根据Q1财报数据显示,微博的视频广告客户数环比增长50%,同时计划今年开发更多基于视频的广告产品,并尝试与合作的MCN机构和版权方共建商业生态。 注意,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内容视频化”或将成为串联起广告商、平台、用户的“主动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生态闭环。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内容生产、发行、传播和变现,已无法依靠单一图文模式独立支撑了。因此,微博脱离创世之初的轨迹,走上的是建立一个生态化的平台族群,去操盘包含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在内的整个内容矩阵,并完成从制作到用户的完整的闭环。 Q1财报中的3.4亿月活、1.54亿日活用户,这足以证明微博不断丰富和多元化内容,和新商业模式下的布局正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微博仍在不断调整策略来应对市场变化:早期对PGC视频内容的扶持、以及通过投资切入直播领域,这或许将成为微博未来创收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用户为先 创新核心立于“体验升级” 对于微博来说,有了稳定、高活的用户流量,变现就是接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微博在商业创新这条路上,可以说是相当谨慎的,是在保护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稳步展开的。 这一点绝对值得肯定,能够在用户体验和合作机构诉求中间,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点,“连接”并满足各方利益,从某些程度上来说,也意味着微博要暂时牺牲部分短期利益。 根据财报,Q1微博总营收达到13.7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广告营收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80%;品牌广告营收同比增长89%;中小企业和自助广告营收同比增长97%。在广告收入超预期增长的同时,用户数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同样快速增长,这意味着在用户看来,微博的广告更像是一种高端内容服务,而非平台的盈利工具。 需要关注的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还原用户画像、进而推送与之兴趣匹配的内容的尝试:时间线上插入广告,这种“技术驱动服务创新”模式下的精准营销,前景不可估量。 对比今天Twitter的境况,微博胜出的原因无他,这与其在“用户消费习惯和合作机构营销痛点”之间实现平衡的、创新的商业化逻辑密不可分。随着商业化的推进,微博未来的表现更加值得期待。 科技驱动 触发崛起的新引擎 回归互联网行业本身,对基于用户体验的创新追求,必然离不开科技对行业的驱动。微博的用户吸力和收入能力均超华尔街分析师预期的背后,开奖,科技扮演的绝对是“地基”一样的角色,同时这也是资本市场对其信心不断加持的根本。 有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当前80%以上的文娱业态和消费,都是依托互联网科技手段完成的,科技加速迭代正不断刷新人们看待世界、与之互动的方式。早期的内容都是按照脚本制作,人们只能遵从单一来自作者的视角获取信息;而现在,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利用微博等平台技术工具,通过分享自身周边的信息,建立起真正的“原生社会内容文化”。 用户位置服务,也是值得微博花心思思考创新的下一个发力点:结合平台用户此前行为发生的坐标轨迹、和基于大数据分析所定位的用户兴趣,微博可以实现围绕“用户地理位置”智能化推送周边相关服务:如用户好友位置、合作机构优惠信息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