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定位,获取视频下载。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 Wood,来自听云。毕业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工作两年之后就一直和好友一起自主创业,先后经历过 2.5 次创业,从最初的 4 个小伙伴发展到几百人的团队,个人也从程序员逐渐转变成技术管理者的角色。本次直播将向大家分享这 19 年创业中的一些小故事,聊聊技术管理转型之路上的坎坷。希望能为大家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程序员需要什么条件去创业? 先说说自己创业的初衷吧。96 年从东南大学毕业之后到了厦门信达公司从事网站建设工作,非常幸运 95 年在学校的时候就早早地接触到了互联网,第一份工作也是和互联网相关。所以刚开始工作就开始使用第一代的互联网网站技术:Perl, CGI, HTML, Java Applet 等等,也第一次接触到了 Linux 和大量的开源软件,并很快地对 Linux 和开源软件入迷了,这些开源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可能算是两年后促使我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公司做了两年的网站开发之后,1998 年就和 4 位同事和好友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从事 Linux 下企业邮局和企业虚拟主机管理软件的开发。 所以说起创业的原因,j2直播,不喜欢被控制可能是主要的原因。那个时期接触的两本书给我创业的动机影响比较大,一本是《开源软件文集:开源革命之声》,汇集了当时开源和自由软件运动的先锋们(包括 Linus Torvalds, Brian Behlendorf, Larry Wall …)的思想,对我后期的技术发展和职业规划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里面自由软件的思想和精神也促使我在自主创业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另一本书其实是一本杂志《Linux Journal》, 当时除了国外的网站,这本杂志算是我更深入和便捷了解 Linux 生态圈的一个最主要的途径,当时还是托了在国外的同学帮忙订的。这本杂志除了为我拓展 Linux 生态圈方面的技术视野之外,在那个时期的 Slogan 也令我印象深刻。 大家如果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那段时间微软有一句非常著名的 Slogan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day”,而当时这本杂志的广告词就是“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morrow”,一个关注的是现在,一个关注的是未来,从这 20 年 Linux 类操作系统的发展来看,也验证了这句话。这句话从那个时候到现在依然是我的 QQ 签名。 再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程序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适合去创业?我感觉并没有什么条件限制着程序员去创业,如果有,更多的还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诉求。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在 EGO 小组中讨论过一次,洪强宁洪教授给出的一个观点感觉比较受大家认可,通常是下面四种情况: 想做某个事情,在别的公司做不了的; 喜欢赌未来的不确定性; 有控制欲; 不喜欢被人控制。 可能每个创业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初衷,而我个人而言可能占了其中的 3 点。情况基本上是第 4 个,第 1 个和一部分的第 2 个原因。其中 4 的原因可能更多一些,喜欢相对的自由一点的工作状态以及技术上的独立,不受商用软件技术的限制,然后就是 1,想做某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最后就是 3,赌未来的发展和趋势,但是我不太喜欢不确定性。如果你属于这四种情况中的一种或几种,那么我觉得未尝不可尝试一下自主创业。 当然创业的艰辛只有真正去做过的人才有深刻的体会,而幸运的是,如果你能坚持下来并且你的公司还活着,作为程序员,通常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的东西和成长的速度要比在其他公司里工作多得多,快得多。 程序员向技术专家的转型 在一个初创的创业团队中工作,由于人员较少,有些程序员往往需要身兼数职,而这个人通常就会快速地成长为技术专家。这里我们说的技术专家,并不单单指的是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而是可以更好地使用技术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专家,应该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在我自己这 2.5 次创业经历中,自己也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第 1 次创业,一共就 5 个小伙伴,其中就我们两个写代码的,所以自己基本上什么都干:产品设计,美工切图,代码实现,测试,打包,现场实施部署,售后支持等等。那个时候刚刚毕业两年,并没有太多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也没有人带,基本上都是靠看书和网上的资料自学。那段时间接触并阅读了不少相关的开源软件代码和书,包括 apache httpd, sendmail, pam, 还有 Linux 内核等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