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哭,那请找个没人的地方默默擦眼泪去吧。小孩子和没有男子气概的外国人也许能在公众场合哭泣,但是任何超过八岁的英国人都应该有自控力才对。
乔·布兰德(Jo Brand)的纪录片 For crying out loud 这种评论似乎与二十一世纪的主流看法有些违和。但是它也尖锐的提醒人们,英国人心中还存在一种“沉着坚定,不露感情”的思想理念。早在达尔文著书阐述情绪问题的时候,这个理念就开始萌生。而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理念发展到全盛时期。将哭泣比喻为情绪失禁的说法表明,眼泪应该是厌恶和耻辱的代表。 在二十世纪中期的数十年中,政府开启一个名为“民意调查”(Mass Observation)的研究项目,对英国人日常生活的很多领域进行了探究。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设计了一份由一系列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你是否在看电影时哭过?如果有,哪部电影让你潸然泪下?你哭的程度如何?如果你还记得,究竟是电影的哪个情节让你泪流不止?这种在公共场合哭泣的行为是否让你感到羞愧?如果是,那么羞愧程度如何?在这套问卷中,科学家同样深入了解了受访者对人造黄油和外国人的看法。 很多受访者否认自己感到羞愧,但是其中一位受访者(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的答案直击问题核心:“我看电影时从来没哭过。倒是中途去过厕所。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因为我浪费了电影票的钱。” 另一位同样四十多岁的未婚男子则回答道:“我不因自己的情绪感到羞愧,因为哭泣就好像感激之情一样正常。这表明我依旧具有被感动的能力。在电影院昏暗的环境掩护下,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沉浸于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这时候,我们情绪的反应模式与独处一室面对悲伤之事时的反应模式非常类似。” 其实,众多受访者也是分成两派:有的感到羞耻,有的毫无愧疚。不过他们都将泪水与尿液对比,甚至将泪水与性腺分泌物对比。在他们看来,泪水是人体在黑暗环境中分泌出来体液,是值得我们享受的东西。无论是在电影院这样的半公共场合还是自己家中这样的私密场合,泪水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体验和感觉。 泪水与人体分泌物之间的联系虽然在二十世纪似乎有了新的发展,但这绝不是什么创新。早在 1586 年,英国牧师、医生蒂莫西·布赖特(Timothie Bright)就写下了颇具影响力的《论忧郁》。很多人都是这篇文章的忠实读者,其中就可能有莎士比亚。 布赖特表示,泪水是“一种与尿液相差无几的排泄物”。为了讽刺约瑟夫·艾迪生在 1712 年发表的著名悲剧《卡托》(Cato: A Tragedy),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写出了诗歌《一位看了卡托之后想上厕所的女士》(A Lady Who P-st at the Tragedy of Cato)。在这首诗里,蒲柏描写了一位看了悲剧《卡托》的女士。相比于其他人看完此剧后的泪流满面,这位女士反而尿意正浓。 而在意第绪语(中东欧犹太人及其在各国的后裔所说的一种语言——译者注)中,人们用一个传统的词语形容哭泣。翻译过来,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眼睛的小便”。 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众多现代科学发现进一步为英国人这种古老的思想理念提供了支持。近几十年来,在眼泪问题上被引用最多的理论家当属美国生物化学家威廉·弗雷二世(William H Frey II)。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便坚称我们应该以字面含义来对待将流泪比作人体排泄物这种形容。 1982 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直播,弗雷表示哭泣是“一种外分泌过程,与呼吸、小便、排泄和出汗没什么区别”,都能将人体内有毒物质排放出来。在哭泣过程中,人体排出的是所谓的“应激激素”。弗雷从生物化学角度对哭泣是情绪失禁理论进行了阐述分析。不过,他的解释也只是一系列影响力巨大的重要理念的衍生品而已。十九世纪诞生的对思想的心理分析模型就是这些理念的其中之一。 利用心理分析解释眼泪这一方式的核心是两个理念:压抑和回归。二十世纪中叶,这两个理念逐渐成为心理学正统,被众多专业教授和社会大众所接受。压抑的理念表明,眼泪是此前被压抑情绪的溢出和排放。回归的理念则表明,成年人哭泣的现象可以被认为是某种回归婴儿时期(甚至是胎儿时期)体验和情绪的行为。
图片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