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小米的新手机绝不会立即开售,而是要先进行网上预约,在特定时间再进行抢购。在小米1发布的时候,雷军曾对外谈过小米的定价和销售策略是为了利用BOM中CPU、内存、屏幕等配件降价后再大规模出货,而初期只是少量放货。 通过这种人为控制销量的方法,让小米手机新品在销售初期亏钱卖出极少的一部分,而这部分亏掉的钱相比广告费还是少很多。接着几个月后当零部件价格下降到一定水平,再适当的放大供货量,而这些销量是可以获得利润的。 这就是小米手机“饥渴营销”的幕后真相,这并非只是因为产能需要爬坡,而是小米手机人为地设计了这种“定价与销售模式”。人为的制造紧缺,引发热烈讨论,从而形成热销舆论,带动跟风购买。同时,不需要大规模采购零部件,按照抢购订单生产,先款后货,还能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库存占用,可谓一举多得。在2014年我写的《解密小米》一书中曾详细解读了这一模式。 然而2014年的时候,小米是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有极强的号召力。加之这套营销手法十分新颖,消费者很买账。然而很快所有手机品牌都学会了互联网营销和销售,特别是新出现的荣耀,甚至一度超越了小米。这些手机企业还有大量提供现货,因此,小米“饥渴营销”的效果越来越差,2016年、2017年第一季度销量低迷就可见一斑。 大量的小米准用户因为抢不到小米手机而放弃再抢,转而在网上购买其他品牌。而且很多手机消费者发现小米官网抢不到,但是很多黄牛和线下零售店囤了大量现货,加价500元出售。这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热情,这也是网上疯传小米“耍猴”的重要原因。 现在刚刚发布的小米6还在利用“饥渴营销”,每次抢购过后,网上都是一片骂声。这对小米品牌的损害与饥渴营销的效果已经不成比例,而雷军在大反思后提出2017年的三项核心工作就是:创新、质量和交付。 所以小米独创的新模式经过市场的洗礼和验证后,已经被证明是失效的。手机企业只有回归到传统的竞争方式才能持续稳健的发展。获得合理利润,投入研发创新,保证产品品质,做好品牌定位,而这是最简单淳朴的经营模式,也是最有效的。 关注公众号磐石之心,atv直播,回复“开发商”,看《万科等开发商让90后断子绝孙》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